“到任后,他命人在县衙的墙壁上打出上百个孔洞,与街市相通。”

    “意在摒弃之前官吏贪污腐败、欺压百姓、受贿行礼等恶俗之气。”

    “郑板桥当范县县令期间,经常深入百姓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

    “乾隆十一年,郑板桥调任潍县县令。”

    “到任后,潍县已经连续两年闹水灾。”

    “郑板桥为了解救灾民,决定不待上级批准便开仓赈灾,大大缓解了当地灾情。”

    左宗棠:郑板桥的故事,不可随处小便与小处不可随便。

    在郑板桥生活的那个时代,他的字画就如同璀璨的明珠。

    在艺术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价值连城。

    郑板桥对此虽有耳闻,却也只是淡然一笑,依旧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随性地挥毫泼墨。

    他那清瘦的面庞上,双眸总是闪烁着灵动又睿智的光,仿佛世间万物都能在他的笔下化为神奇。

    而在郑板桥的家中,有一个机灵却又有些贪财的书童。

    他日日看着那些从郑板桥笔下诞生的神奇之作,心中渐渐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这书童深知郑板桥的字值钱,便时常趁主人不注意,将郑板桥随意丢弃的草稿偷偷拿出去。

    然后,他将这些草稿精心裱褙,再转手卖给那些渴望得到郑板桥真迹的人,从中获取不少的的财富。

    郑板桥其实早已有所察觉,每当他发现草稿少了的时候,只是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无奈,随后又轻轻摇头。

    他生性豁达,只是偶尔佯装不知,并未过多苛责这狡黠的书童。

    有一次,郑板桥决定给这书童一个小小的教训,让他知道不是所有自己的字都能拿去卖钱。

    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仿佛一个准备恶作剧的孩童。

    他拿起笔,故意写了不可随处小便这几个字,写完后还满意地点点头。

    他把这张纸随意地放在往常的地方,就等着看那书童的反应,那模样就像一只等着看猎物上钩的老狐狸。

    然而,过了几天,当郑板桥路过一家书画店时。

    不经意地朝店内一瞥,竟意外地发现自己的那幅字赫然挂在店内显眼的位置。

    他先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随后,眉头紧皱,脸上浮现出一丝愠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