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每念及姑姑,杜甫心里都满是内疚。

    姑姑在一定程度上补全了杜甫那缺失的母爱,可住在姑姑家,毕竟是寄人篱下,期间的苦楚绝非一般人可以想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杜甫的性格越发敏感。

    敏感是文人的特性,却也极容易导致抑郁。

    特殊的家庭环境,让杜甫有了既自卑又狂妄的一面。

    也正是年少时的经历,对杜甫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杜甫早年也去过很多地方,十几岁的时候就四处漫游,从小就有着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

    “在他游历数载后,参与科举考试,没有中举。”

    “后来杜甫依旧没有放弃观览大唐山河的心,四处游离,用心去观察,描绘出了一幅幅美好的蓝图。”

    “那一年,他写下名垂青史的一首诗《望岳》。”

    “那时的他站在山顶,看着山脚的美景,雄心壮志不禁涌上心头。”

    “那时候的杜甫还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他把自己的抱负和雄心都寄托在这首诗中。”

    “可以看出,早年的杜甫,并不是只顾游历天下的无业游民。”

    “而是渴望站在山的顶峰,站到最高的地方,看着更宏伟的景观。”

    “事实证明,杜甫有志向,也有这个能力。”

    “只是他的一生太悲苦,也正是这个悲苦,造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杜甫为了他早年的心愿,再一次参加了翰林院举办的科举考试。”

    “可是时运不济,当时杜甫去长安考试的时候。”

    “宰相李林甫的权势炙手可热,如日中天。”

    “李林甫出身非常显赫,仕途很顺,基本是一直晋升。”

    “他是为张九龄代相,后来被加封了晋国公。”

    “李林甫的权势非常大,当了19年宰相。”

    “但是李林甫上任以来一直培植自己的势力,排除异己。”

    “在后期,李林甫大权独握,排挤贤臣和人才,反而重用安禄山等奸臣。”

    “李林甫权势滔天,使得唐玄宗后期人才凋零。”

    “当时杜甫参加考试的时候,李林甫嫉妒贤才,将来参加科举考试的所有学子全部落榜,当然杜甫也包括在其中。”

    “杜甫这下子一下就沮丧了,自己辛辛苦苦,过着十年寒窗无人问的生活,却无法金榜题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