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使人们产生对近代化的陌生感。”

    “新儒家较多地将注重之点集中于儒学的正面意义,并由此肯定了近代化过程与传统的联系,从而为缓解近代化与儒学传统的紧张作了努力。”

    “但由认同儒学,新儒家又导向了儒学本位论,主张由内圣开出新外王。”

    “这一思路往往很难避免内圣压倒外王的传统框架,后者的逻辑结果则是抑制现代化的进程。”

    “作为儒家道统的维护者,新儒家反对将否定儒家传统视为完成近代化的前提。”

    “与儒学批判者强调传统与近代化之间的紧张不同,新儒家力图论证传统与近代化过程的相容性。”

    “总之,儒学的近代命运展现为排拒与认同的二极对峙。”

    “而在这种对峙的背后,则是对近代化方式的不同选择。”

    “如何超越二极对峙,对儒学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作出更为合理的定位。”

    “当现代化再次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时,这一问题便显得越益突出了。”

    孔子:把清末时期国家的落后归咎于儒家思想,这是有失偏颇的。

    他对儒家的衰落不禁感慨万千,或许这就是物极必反吧!

    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年,可末了却要被后世人横加指责。

    到了清朝,儒家思想已经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模样了,被历朝的统治者改得面目全非。

    儒家思想已经完完全全变成了历代帝王统治天下臣民的工具,已经不是原本的样子。

    儒家思想作为历朝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将阶级视为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这明显是不行的。

    现在他已经渐渐明白了,为什么晚清老百姓会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儒家思想倾向。

    一种认为儒家思想一切都好,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

    一种则是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儒家思想,主张完全抛弃儒家思想而全盘西化。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思想,可以毫不保留的继承,进而发扬光大。

    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

    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有用的思想内核,使之成为新时代的思想精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