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是连根拔起!

    这背后动的利益太大。

    没有足够的魄力,都难以推进。

    可鲁大这任校长有这样的魄力,王逸很是欣赏。

    同时也给了王逸一个新的思路,从北航等学校入手,有点难。这些院校本就肩负着村里的半导体任务,没法革新。

    但从鲁大这类985入手,那就容易了。

    这类985没有半导体任务,只要学校愿意革新,愿意求发展,完全可以像鲁大一样,大刀阔斧推进半数改革,打造星逸班,倒逼着剩下一半传统班也进行革新升级。

    如此一来,即便没有通过审批的事,都能有半数招生名额打造星逸班。

    那就稳了。

    王逸果断道:“思凝,接下来在其他985、211院校,也推进这一模式,看一看有没有其他学校,也像鲁大一样有魄力。”

    宋思凝明白了王逸的意思:“好,最顶级的985名校推进改革有点困难,但是其他的985比较容易。我们就从这些入手。”

    越是顶级名校,星逸班推进的阻力越大。

    但第二三梯队的985名校,那就容易点。

    这些学校的半导体专业,本就不算突出,如今改革起来有希望弯道超车,超越顶级半导体名校,自然愿意改革,甚至梭哈。

    与此同时,一场激烈的辩论也在某机要之地召开:

    “星逸半导体提出的星逸班,可以推进,但是要有序推进,控制节奏和规模。”

    “没错,一旦推进过快,那传统的半导体专业、学院,都得崩,都要全部乱套!”

    “是啊,这后续影响就大了。相当于对过去一切的全盘否定。之前的那些半导体教授,如何安置?后续如何处理?已经学了一半的学生,后续课程,授课,又该如何调整?这些都是问题。”

    “就是,还是稳着点来,否则容易出大乱子!”

    秦主任却是果断反驳:“稳着点来?稳多久?一年?两年?”

    “如果只是一两年,那一两年后再全面改革,到时候还是出大乱子。”

    “如果稳四年,直接稳一届,那的确能稳一些,但四年时间,那么多学生依旧学习一些过时的落后制程,又有什么用?”

    “到时候不仅是这些学生浪费了四年,我们内地的半导体培养体系,都浪费了四年!”

    “这损失更大!”

    “这……”众人一时语塞。

    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