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了公文,让那几个常平仓的官吏恢复原职。

    至于出售食盐的问题,他们也是同意的,但是既然是出售食盐,就有盐税的问题,现在还没有确当的办法,所以……不过大家伙不要着急,等有了定论,一定让大家伙买到实惠的盐!

    好一番安抚,总算让扬州百姓暂时冷静下来。

    可是这一番动静,还是过了大江,传到了应天。

    许多报纸也都跟进,开始讨论起盐价的问题。

    现在的盐价到底贵还是不贵?

    一个人一年十斤盐,好几百文,家里头有十几口人,就要五七贯宝钞,属实不少。

    毕竟百姓一年的收入也就那么多。

    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样都要花钱,光是个盐,就占用了这么多,其他的地方怎么办?民生还要不要顾及?

    过去大家伙都觉得盐价很贵,降不下来。

    现在长芦盐场已经证明了,盐价用不着那么贵,几文钱一斤就可以了。

    总不能是长芦盐场亏本卖食盐吧?

    有人还煞有介事弄到了从扬州买来的长芦盐,经过一番检验,发现这些盐干净,味足,比起市面的淮盐还要好!

    事到如今,没有什么好说了吧?

    物美价廉,谁都知道怎么选择,为什么还有人反对?

    又到底是什么居心?

    面对种种议论,朝中再也没有沉默了。

    尤其是中书省的李善长,他早就知道要出事。

    自从太子朱标去了北平,不断有惊人之举。表面上是太子,背后就是张希孟。

    而张希孟这人一旦做事,就是环环相扣,绵绵不绝。宛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李善长是深有体会的。

    果然,一个盐法,烧出了一把大火,这一把火还指不定烧到哪里呢!

    “既然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下面人怎么就那么不懂事,非要让老夫为难,到底是什么居心!简直可恶!”

    李善长在中书省议事堂大发雷霆,他要求御史台立刻彻查扬州官吏,弄清楚到底是谁,反对出售平价食盐。

    这事让杨宪负责。

    再有就是有关户部,税务部,还有盐运使衙门,必须在十天之内,商议出一个办法,盐税要怎么办,新的盐法要如何落实……

    “胡尚书,你可要多用心才是,陛下在盯着,天下百姓也在看着,我们无论如何,也要给悠悠众口一个交代。”

    说完之后,李善长又自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