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臣 >
    
价的三分之一!

    作为盐商云集的所在,扬州的盐价丝毫不比其他地方低。

    只是这一次,盐价真的崩塌了。

    百姓冲到常平仓,购买平价食盐,场面非常热闹,大爷大妈全都出动了,一船的盐,仅仅半天就销售一空。

    负责销售食盐的官吏不得不一再保证,不要着急,三天之内,还会有食盐送进来。放心,价钱只会更低!

    好容易把老百姓安抚走了。

    当天夜里,几位负责常平仓的官吏,就被罢免了,甚至没等到第二天,就让他们赶快滚蛋。

    随后一道命令下来,常平仓只能用于粮食售卖,食盐不在其中。

    “乡亲们,多谢大家伙了!我们十年前就追随着上位,在军中读书,在军中杀敌立功,后来到了地方为官,管常平仓。我们做事,一不犯王法,二不害百姓。长芦盐场是准备建立平价盐店的,由于一时来不及,就放在了常平仓出售。为了尽早让大家伙得到实惠,我们就干了。现在丢官罢职,我们也问心无愧!”

    “告辞了,回乡种地去了!”

    这几个官吏说完,背起行囊,徒步出了扬州,向着定远方向而去。

    他们这一番话,也基本把事情说明白了。

    长芦盐场开始向外面出售食盐了,低价优质的食盐,迅速冲击着食盐市场。

    百姓们自然是感到了欢喜鼓舞。

    其实算起来,当下老百姓最大的花销,其实就是食盐,粮食能自己种,布匹也能自己纺,男耕女织,不愁吃穿,唯独没法自己弄来食盐。

    这也是历代盐铁专营的道理。

    现在好容易有了便宜的盐,价钱降了这么多,怎么还不让卖了?

    这是什么道理?

    扬州百姓一面去追寻那几个常平仓的官吏,大家伙请求他们留下来,另外又有人去扬州府衙,直接询问凭什么不让卖?

    是什么道理?

    更有几个老人主动站出来,要讨个说法。

    别的不说,当初陛下还没渡江呢,我们都叫他上位,那时候只要有事,就能去找陛下,陛下不在,张相也在,偶尔还能见到李相公。

    有什么事情,都能跟他们说!

    好容易盐价下来了,还不许我们有点实惠吗?

    凭什么不行?

    要不要我们去应天,去敲登闻鼓,求见陛下,好好说说这事?

    面对扬州百姓的愤怒,府衙撑不住了,立刻撤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