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位置思考,如果是北洋军,这个仗该怎么打?

    在双方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估计这仗会打得很艰苦,能不能取胜都不好说。

    甲午战争他是亲历者,清军不能说不强。

    那全是和太平天国厮杀了十来年的湘军、淮军,战斗经验十分丰富,武器装备也不差。

    但从百济开始,一路打到辽东半岛,前后小半年时间,胜少败多,终至大败,丧权辱国。

    刘小子这保安军能和东瀛军对阵一年,丝毫不露败相。这说明刘小子治军有一套,打仗也有一套。

    单单这战前准备,事无巨细,全部一项一项有出处,有落实。看似纸上谈兵,实则进退有据,考虑全面。

    这样的军队,再打上几年,积累下经验,和任何人掰手腕都没问题。

    蔡东坡是东瀛陆军学院的高材生,又有多年作战经验。

    他敏锐的发现,刘大双的作战计划要高明许多,武器运用,兵种配合都超出他的理解,出乎他的意料。

    很多是新战法,新战术,布署巧妙。进,如下山猛虎。守,似磐石之坚。以他对东瀛军的了解,东瀛军根本招架不住。

    他以前多是听说刘大双如何如何,现在当面一见,已经暗暗佩服,多了一分敬重,少了一点轻慢。忽然觉得,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他学习的。

    徐树铮不一样,他早已经知道了这个小皮匠的不凡。

    单看盘山之战,人家悄没声地炸毁了东瀛军的军需仓库,又支援了自己重机枪和迫击炮,补齐了自己的短板。

    他能够一举击败东瀛军,刘大双的作用是扭转战局的观念。

    他也是个自傲的人,也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但早已经收起了那份骄傲。而是认认真真研究刘大双的作战计划,认认真真听刘大双讲解。

    字里行间,他慢慢感觉到了一丝不同,一丝不凡,那是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

    他甚至偷偷的打量了一下刘大双,从外表上怎么着,都是个稚气未脱,充满了朝气的年轻人。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从刘大双的眉宇间,还发现了一点点成熟,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态度谦逊,做事严谨!人才,大大的人才!”徐树铮再一次对刘大双有了更新的认识。

    “……,凌晨三点芷我军以神鸦炮轰击为开始,各部人马按计划推进,内外夹击,直接撕开东瀛军防守。迅速扩大战果,攻占辽阳,切断东瀛军的联系,分段击溃。这是我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