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 >
    
番,除非河北,陕西外,各地则裁减了规模。

    这就是章越主政两年对新法的态度,新党的势力毕竟很强,章越不好更改太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正好趁着凉州大捷,章越对民间继续推行减税轻役,同时振兴工商。对于一个大的国家,一个大的组织,灭亡之因往往在于内,而不是在于外。

    对章越而言解决内部的问题,远比解决外部的问题更重要。

    陈睦道:“丞相,与免役法相较,这市易法和青苗法简直是恶法。既不能绝兼并之家,反多出不少邀功之吏,害百姓家破人亡。”

    章越听了陈睦的禀告道:“话也不能这么说。”

    “荆公变法革新的初衷是好的,苏子由说荆公是专与富人为难,当时荆公听了付之一笑。”

    “国家没钱了,穷人身上不好拿,故从富人身上拿,这是民不加赋国用足的道理。我觉得此事可以不必讳言。”

    “荆公之误在于过于持于一端,治国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事先可以定一个原则,但为人处事的时候一定随时随刻地随机应变,切不可持于一端。”

    “为要何持于一端?那就是天下聪明人和才高八斗之士都会犯的一个毛病‘傲’。”

    “以为天下事都是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便可以成就的。譬如市易法,青苗法反对之议民间已是如沸了,似韩公,欧阳公,富公,文公等等都是多年的宰相,他们都认为不可。就算你是极高明的道理,也是一时不能合用于世的。”

    陈睦,蔡卞都是齐声称是。

    章越对陈睦道:“我打算联高丽以拒辽,你看如何?”

    既是党项与辽国正式结盟,那么章越也要有所动作。

    陈睦出使过高丽。到了熙宁八年,宋与辽因划界争论,章越让安焘和陈睦二人出使高丽探听虚实,正式恢复了与高丽的邦交。

    为何高丽与宋朝邦交会中断?

    这要从辽与高丽的战争而言。

    辽统和四年起,高丽与辽战争一共打了三场,辽国虽国力碾压高丽,但打得并不轻松。前两次都是惨胜,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索性被高丽给打败了。

    这一战辽国诸多大将阵亡,十万精锐辽军(天云军,皮室军)只剩数千人逃得性命。

    之后辽与高丽议和,但辽国仍在鸭绿江以东建保州城威胁高丽,高丽建千里长城防备契丹。

    在辽与高丽三次征战之前,高丽为了对抗契丹一直奉行越海事宋的政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