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 >
    
行私惠,但话说回来,这也是为官长久的办法。

    你不让上面的人吃肉,下面的人怎么喝汤呢?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章越道:“王丞相也是意属如此吧!”

    “是。”蔡京如实道。

    章越暗笑,蔡京果真厉害。

    章越是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王珪则是通过‘患坊’讨好宫人,借此固宠。…。。

    蔡京的方案可谓同时满足了两个宰相的需求。

    王珪在仁宗时常入宫写诗,以巴结妃嫔,对此自是驾轻就熟。

    如今再通过‘患坊’,对这些普通宫人施以恩惠,让他们领好处。别看这些宫人出身卑微,他们口中对官员的风评,比老百姓对官员的风评还要紧。

    甚至有时候还能坏事。

    章越道:“对患坊我没有异议,不过既在京师试行,至于患坊和安济坊的医官,要从别处选任,而不从翰林太医院中。”

    蔡京闻言犹豫道:“这……”

    章越道:“宫里太医的本事,你们又不是不知,其中皆是人情世故,怎能指望他们,否则先帝病重时,韩魏公等人就不会从民间寻良医了。”

    “京师人多,常闹瘟疫,安济坊以后还要疗疾疫,也需从民间请高明的医生坐镇。”

    蔡京领命走了。

    他的神色很是振奋。

    他会起草好熟状,等三位中书确认后画押,便可上奏了,最后便可落为实处。以后这便是他的政绩。

    蔡卞道:“丞相,卞担心有人评议说‘治世当以大德,而不以小惠’。”

    章越失笑:“小惠?”

    这话章越记得宋慈常放在口头,说来这位法医鼻祖是建阳人,也是老乡啊。

    以后国子监可设医学,设博士教授医者,要将家学变为公学。要从天下寻访名医。不仅是汴京还要有官医,军中也要设军医。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

    其实宋朝士大夫研究医学风气很盛,有句话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言下之意是治病和治国的道理是差不多的。王安石就对医学有所研究。沈括和苏轼都写过医书,熙宁八年时将二人合著为《沈苏良方》。

    章越想到这里道:“元度,伱说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蔡卞道:“老泰山与丞相辩难时,多次听他提及过丞相所提的‘九惠之教’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卞深感丞相为民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