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 >
    


    如果作为君临天下的皇帝,这么不顾老百姓死活,这就是恶。

    众人听了章越解释不由恍然。

    无论是性善,性恶,还是善恶混同,无善无恶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只谈主观,不谈客观。离开具体对象,对某个念头分析善恶对错,那就是纯属缘木求鱼,瞎几把扯淡,所有功夫都是空的,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朱熹比如说过夫妻是天理,就是善,三妻四妾就是人欲,就是恶。

    但问题是脱离客观了,普通人可以不三妻四妾,但皇帝不行啊,比如当今天子,大臣们巴不得他多娶几个多生几个。

    千载之下,只有王阳明看破了这点。

    善恶之论,他可以画上句号了。

    「何为良知?」程颐发问道,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亦不得。

    章越道:「一等便是天生而得的,还有一等后天而得的,好色而慕少艾,心之体,发乎情止乎礼,是良知。」

    看见一个妹子非常喜欢,这是天性,

    但能适当地表达情感,这就是良知。这个良知一个是天性中腼腆,知羞耻,另一个是后天学的经验,告诉不可轻易唐突了佳人,否则会带来很糟糕的后果。

    按照良知去追求妹子,就是格物致知了。

    人除了天性,还有社会属性。

    说白了就是有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有后天可以改造的。

    否则真的‘回归天性",那就和黑猩猩学习好了。要知道黑猩猩在种群中以残暴著称。

    程颐质疑道:「孟子云良知,便是不虑而知之,那应是生而知之。」

    章越道:「不错,良知便是不虑而知,但并非生而知之。譬如你我如今以正音说话都是不虑而知,但说话之能却是婴儿牙牙学语起,此乃后人教之,而不是天生。」

    范祖禹品道:「章相公这话的意思,人心是无善无恶,唯有及于意时方有了善恶,而知善知恶是人从良知而得的,为善去恶就是格物致知,也就是事功了。」

    章越点点头道:」然也。「

    范祖禹有等恍然大悟之感,以往的书都白读了。有章越这句话孟子的‘良知"之学就发扬光大了。

    「可有纸笔?」

    范祖禹问道,他从章家下人接来纸笔将今日章越与司马光的辩论记录下来。

    但程颐却是反复想着,在那钻牛角尖。

    他读书都是一寸一寸读的,一旦钻破那牛角尖,学问又上了一层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