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 >
    
次便永远没有下一次了……

    说到这里,王安石撇了章越一眼。

    章越看到王安石眼神自是明白,王安石和司马光还是翰林学士时,自己曾插过嘴,王安石还记得呢。

    不就是没有议事权吗?能有知情权就不错。

    王安石问道:“人都到了吗?”

    韩绛道:“还有冲卿和禹玉!”

    顿了顿韩绛看向殿门处笑道:“他们来了。”

    章越顺着韩绛的目光看去,但见岳父与王珪脸上皆挂着笑容,边走边聊神态轻松地走入大殿。

    说起来王珪身为翰林学士十几年,参加这样决策会议都无数次了,但偏偏就是没被提拔为宰执。

    哪怕他是如今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排名第一)及端明殿学士(只授翰林学士与执政),但这最后一步却始终无法跨过去。

    官员们都打趣说王珪写制诰的文笔太好,故而皇帝舍不得让他为执政,因为怕没有第二个人能出如王珪那般合意的诏书。

    但真正原因就是王珪当初站错队了。

    至于岳父拜三司使后,与会便越来越多,由此可知位列宰执是不远了。

    当然王珪当初也是这么想的。

    王珪与吴充向韩绛,王安石见礼,章越,吕惠卿亦向王珪,吴充行礼。

    殿内十个人韩绛,吴充,章越,王安石,吕惠卿是一条船上的战友,而另一旁则是文彦博,冯京,曾公亮,陈升之。

    而唯独王珪不偏不倚地站在中立。

    政治上要想不站队可以吗?

    可以,但自己一定要牛,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王珪在两边都能说得上话,同时保持中立。

    不久官家抵达了殿内,坐在御塌上。

    官家一脸喜色道:“方才接报,夏人以亲军侵顺安、绥平、黑水等寨,意图围困绥州。夏人在绥州修筑八堡,各遣军三百驻之。”

    “郭逵遣监押燕达攻破二大堡,杀酋帅数人,并移檄曰:“夏国违誓诏,侵城汉界,其罪甚大。若能悔过,悉听汝还;或不从,则诛无噍类。”

    “夏人立退,郭逵率军追击,斩首数百级!”

    章越本以为陕西战事吃紧,但没料到却是胜了。

    众人都是向皇帝恭贺,文彦博道:“夏帅乙埋狡诈多谋,必卷土重来,还请陛下早作防范。”

    官家道:“朕有此意。”

    王安石道:“郭逵有功,当加其官,移其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