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乱时,他们甚至竭力安抚百姓情绪,不让当地出现一丁点动乱情绪。”

    “所以我觉得,陛下应该将所有人甄别处理。”

    “犯错的罚,没犯错的就调遣到别处,让其继续任官也好,或者责贬为庶人也罢。”

    “实在没必要,将所有人都赶尽杀绝。”

    “况且如此一来,还有可能刺激那些还未投降的蜀地官员。”

    “让他们在我朝廷平叛大军到来之后,产生想要死扛的心理。”

    魏征的一番话,可谓句句都在点子上,而且句句有理。

    李世民点了点头。

    随后,他扭头看向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二人。

    “您二位呢?”

    “对此,有什么看法?”

    听闻他的询问,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视了一眼。

    随后,长孙无忌率先迈步出列。

    他拱手道:“陛下,臣觉得安抚蜀地并未收服的官员固然重要。”

    “但国法家规也很重要。”

    “既然做出了叛国之事,那就必须要用叛国之罪惩处。”

    “这也可以让全国各地都看清楚,胆敢发动叛乱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不说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最起码以后再出现这种事,一些人就会多多考量几分。”

    长孙无忌道:“不会到了长安之后,就说自己是被逼无奈怎样怎样的了。”

    说真的,长孙无忌说的也有道理。

    而且相比于魏征来说,长孙无忌说的更贴合实际。

    毕竟,叛国要是不惩处,将来万一有人效仿怎么办?

    难道,到了那时候,自己还放过他们?

    不过,李世民却依旧没有开口。

    他继而看向房玄龄,说道:“房大人,您觉得呢?”

    房玄龄也着实是没想到,魏征与长孙无忌会这么说。

    显然,这两个家伙是串通好了的。

    两人这完全是将朝堂上一左一右两个意见都给说了,这就相当于是一比一了。

    如此一来,最终的决定权,就全在房玄龄的身上。

    毕竟,一比二,二是大的。

    而这也是李世民为何会找三个人来的原因所在。

    最终,不论结果如何,得罪人的不会是帝王,而是那个二。

    这也完全就是让他老房做起了得罪人的活。

    房玄龄那么聪明,怎么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