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劝道:“小姐,其实您也无需这样难过,将军那么疼您,不若您去求求他,或许他愿意为您做主,让皇上收回成命也说不定。”
茗慎缓缓拿下了敷在面上的绢帕,拭擦着双手淡淡而笑道:“哪那么容易?你以为圣旨是什么?金口玉言一出,那就是再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了!”
养成玉颜色,卖给帝王家,这就是命了,其实茗慎早就知道,自己不管嫁给何人,都不过是父亲大人用来巩固家族势力的棋子罢了,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即将下嫁的那个人,竟然是她心中的倾慕已久。
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或则是缘分使然,要不然两个仇敌冤家,如何能够成就姻缘,而且还是奉旨成婚,别说她觉得不可思议,恐怕连她老谋深算的父亲大人,也是始料未及的。
彩凤不懂她在笑什么,但听着她语气寡淡,不免再度安慰道:“小姐实在不必灰心,奴才早就打听过了,您要嫁的这个端亲王啊,他可是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能文能武,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而且还听说……听说他是个斯文俊雅的男子,就像小姐经常念的那个什么人如玉,什么世无双。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茗慎对这位久负盛名的风流王爷可谓是关注已久,由于他是宣德帝的第二子,故而人称‘二爷’,早年因为厌倦了朝堂的尔虞我诈,便一直闲赋在家,每日寄情风月,醉卧花丛,过的好不风流快活。
后来他所写的一些诗词歌赋莫名奇妙的流传到了坊间,并且很快的风靡一时,迅速成为无数少女心目中‘闻弦歌而知雅意’的如意郎君,加上又是尊贵皇室嫡亲身份,可不要让不少待字闺中的名门千金们趋之若鹜?
就连大哥荣禄指腹为婚的一个堂妹,当年就是寻死觅活的闹着要退婚,宁肯甘居妾位,也要嫁进端亲王府与他缔结姻缘,因此坊间还流传出了这样一句话:不愿君王见,愿识端王面,不愿千黄金,愿得‘二爷’心。
茗慎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他,起先是对他的种种传闻而产生了好奇,随着深入的去打探了解,很快被他惊才绝艳的锦绣诗词所打动,就此芳心萌动。
可是随着她的年龄增长,就越发觉得端亲王这个人远不似传闻那样简单,光瞧他这些年娶的几房如花美眷,便可以看出,他绝不可能是个甘心整日吟诗作画,拨花弄柳的闲散王爷。
唉!连她位高权重的父亲大人都要忌惮三分的人物,怎会是个终日沉溺在温柔乡里不肯自拔的风流雅士呢?
茗慎缓缓拿下了敷在面上的绢帕,拭擦着双手淡淡而笑道:“哪那么容易?你以为圣旨是什么?金口玉言一出,那就是再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了!”
养成玉颜色,卖给帝王家,这就是命了,其实茗慎早就知道,自己不管嫁给何人,都不过是父亲大人用来巩固家族势力的棋子罢了,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即将下嫁的那个人,竟然是她心中的倾慕已久。
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或则是缘分使然,要不然两个仇敌冤家,如何能够成就姻缘,而且还是奉旨成婚,别说她觉得不可思议,恐怕连她老谋深算的父亲大人,也是始料未及的。
彩凤不懂她在笑什么,但听着她语气寡淡,不免再度安慰道:“小姐实在不必灰心,奴才早就打听过了,您要嫁的这个端亲王啊,他可是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能文能武,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而且还听说……听说他是个斯文俊雅的男子,就像小姐经常念的那个什么人如玉,什么世无双。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茗慎对这位久负盛名的风流王爷可谓是关注已久,由于他是宣德帝的第二子,故而人称‘二爷’,早年因为厌倦了朝堂的尔虞我诈,便一直闲赋在家,每日寄情风月,醉卧花丛,过的好不风流快活。
后来他所写的一些诗词歌赋莫名奇妙的流传到了坊间,并且很快的风靡一时,迅速成为无数少女心目中‘闻弦歌而知雅意’的如意郎君,加上又是尊贵皇室嫡亲身份,可不要让不少待字闺中的名门千金们趋之若鹜?
就连大哥荣禄指腹为婚的一个堂妹,当年就是寻死觅活的闹着要退婚,宁肯甘居妾位,也要嫁进端亲王府与他缔结姻缘,因此坊间还流传出了这样一句话:不愿君王见,愿识端王面,不愿千黄金,愿得‘二爷’心。
茗慎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他,起先是对他的种种传闻而产生了好奇,随着深入的去打探了解,很快被他惊才绝艳的锦绣诗词所打动,就此芳心萌动。
可是随着她的年龄增长,就越发觉得端亲王这个人远不似传闻那样简单,光瞧他这些年娶的几房如花美眷,便可以看出,他绝不可能是个甘心整日吟诗作画,拨花弄柳的闲散王爷。
唉!连她位高权重的父亲大人都要忌惮三分的人物,怎会是个终日沉溺在温柔乡里不肯自拔的风流雅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