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奶爸戏精 >
    
    关荫可不管国子监那边在搞什么名堂,他现在心里就一个想打。

    他是包公,舞台上的包公,历史中的包公,传说中的包公。

    这不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这是古今的老百姓对公平公正的渴望和拥护的凝聚体,这是一个意志的象征形象。

    这就是扎根在大地上的一座山,所以这一台戏他得用山一般的形象与大地一般厚重的音调来演绎这个角色形象。

    “这里有一点改动,借用了下《八件衣》里面的唱段。”张老师一听就明白,但他不明白这么做的用意。

    赵老爹介绍:“他们的剧本一直都是层层递进式。”

    明白!

    “这是在从韩琦口中的包公走向观众面前的包公,既是讲此前剧情,也应该……嗯,可能他们对一些传统戏剧剧本的改编工程量已经很大了。”二张老师猜测。

    “望陈州,心伤惨,大地连遭多年旱,饿死黎民有万千。”调是这个调,唱词却变了,在包公叙述自己陈州放粮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之前介绍了一下“湖广均州”,呼应了一下秦香莲断发凑盘缠的剧情。

    这不是什么天才一般的改编,完全是唱戏的人熟悉了这段剧情之后很容易就能联想到的改动。

    可为啥那么多人没想过改编?

    那大概就是大家不想改编吧。

    改编,就要面临不被接受的风险。

    不改编,不过是观众骂一声“多少年了还没见唱词改变过”。

    有那功夫改一些舞台科技,既能让一些观众觉着新鲜又能让礼司提出的“发扬传统艺术,要结合科学技术”的半眯子话“落到实处”那咱凭啥不干呢?!

    果然,这么一改编,网上就有了一些杂音。

    “琢磨基本功不行吗改来改去的,这段唱词是别的戏里的放在这太违和。”

    “改编是好事但不要胡编。”

    还有人公开质疑道:“这段改编放在全剧有什么意义吗?有那功夫考虑一下把舞台做的更好一点不行吗?”

    二小姐回复:“以你的智商估计没法在全剧看出这段改编的用意。”

    啥?

    你这是在质疑观众?

    “为什么不能质疑?你闭上眼睛想一下,中学课本有没有教过你‘回文呼应’的修辞手法?”二小姐介绍道,“前面通过韩琦,这出戏里的包公形象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这里借用《八件衣》里的一段唱词既说明前文,又从中提出旧社会的赈灾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