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寒门状元 >
    
    刘大夏瞪大眼睛看向谢迁,显得无比震惊,显然没料到谢迁已知晓此事。

    马文升看了看生气谢迁,又看向刘大夏,问道:“时雍,到底是怎么回事陛下不是派你出征吗,为什么与沈溪又有牵连”

    这下刘大夏面子有些挂不住了,他拿起茶杯,轻轻一叹:

    “陛下尝问,庚申年可破鞑靼,是以为何吾便将当时可胜之要素提及,其中沈溪曾在榆林卫城外与鞑靼骑兵一战,是为战引;之后他主动请缨与牛车火炮于榆溪南岸相助于我,是为后因;鞑靼轻兵冒进,以至于前军后军尾不能相顾,这是外因;将士撤守河岸并无退路,奋勇死战,是为内因;榆溪河一战可胜,天时居功其三,地利居功其二,人和居功其一,另外四成功劳,若说我将士记功三成,那沈溪必当记最后一功”

    谢迁听刘大夏说得头头是道,最后把功劳分了分,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只把一成功劳归在沈溪身上,旁边马文升居然还在捋胡子点头应和,这让他心里越气不过。

    “时雍,扪心自问,这可是你肺腑之言”

    谢迁不满地说道,“沈溪小儿虽滑头机巧,但他顶着巨大压力出兵,于榆溪河一战拼死搏杀,方使我大明三军将士转危为安,你就记他一成功劳”

    面对谢迁如此强硬态度,刘大夏不由摇头苦笑,马文升知道谢迁是关心则乱,对此充分表示理解。

    在沈溪面前,谢迁绝对老气横秋,无论是功名官位,谢迁都远在沈溪之上,沈溪不是状元吗,谢迁也是状元

    沈溪是翰林官,谢迁也是翰林,而且还比沈溪多做了几十年学问翰林,沈溪在谢迁面前随时都得保持低调,不能耍滑头。

    但谢迁在刘大夏和马文升面前,就完全是个有些不识相“后生”。

    马文升和刘大夏,一个七十多岁,一个六十多,比谢迁这个五十多岁“少壮派”更有资历,所以三人间说话,马文升和刘大夏总是尽量保持一种前辈高人态度,而谢迁本应该跟沈溪对他态度一样恭恭敬敬,可事实是谢迁一向能说会道,骂人不带脏字,再加上论才学,谢迁确强过马文升和刘大夏太多,以至于每次两个老家伙面对谢迁这个“少壮派”,都会有一种有力使不上感觉。

    “于乔,你别责怪时雍,时雍在表功时,未曾给自己记半分,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将士拼杀,都不过是虚言,陛下也应该听出,其实沈溪功劳应该最大。”眼见会面有不欢而散趋势,马文升不得不替刘大夏出头。

    谢迁着脸不说话,刘大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