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赤心巡天 >
    
真正存在。

    所以祂永不归来。

    我本有过一闪念,让姜望说“我即世尊”,作为他在本卷结卷的高光。

    我相信我可以把那个画面写得很灿烂。

    但最后我放弃了,甚至结卷的最后几段,都罕见的不是主角的画面。

    因为姜望不是世尊。

    他走的不是世尊的路。

    他看到,他崇敬,但他是他自己。他有自己不同于任何人的路。

    写到这里再回看,真是还有一些,若有足够多的时间打磨,有足够多的精力……肯定能做到更好的地方。

    其中我个人比较遗憾的,是顾师义写得不够。

    他其实是本卷里最接近世尊之尊贵的人。即纯粹,和“方便利益一切众生”。

    在写顾师义这个角色的时候,我一直有意误导读者,让读者觉得,他就是平等国的神侠。后面再骤然翻开来,他的纯粹,他的珍贵,乃至于尊贵,呈现给大家。

    但问题在于,他的篇幅太少了。他的故事太少了。

    虽然我给他设定了很多经历,跟不同人的交集,但散落在全书的篇章里,一闪即逝,稍不注意就错过,也难怪会有读者说“他做了什么?”“好像什么都没做过”。

    而且这些经历是发生在过去的!它很难带给读者实感。可那些顾师义就是神侠的误导,却是有实感的。

    这就导致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顾师义的纯粹。甚至觉得是个口号家。

    说到底,角色基础是不够厚重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安排一幕他跟主角在一块经历的戏就好了,让读者通过他正在发生的选择,看到他的内心。

    像他当年救姜望,拒绝平等国,都是后来别人转说的,不太有深刻的人格体现。

    可问题在于……

    在本卷如此紧凑的剧情安排里。我没有地方给他一幕戏。

    顾师义这个角色不够有分量,这里的分量,是说他在整个故事里的角色分量。

    我肯定主要写的是姬凤洲,叶小花,熊稷,诸葛义先,凰唯真,楼约这些角色。

    仅就顾师义送死的那场戏里,重点也是景灭一真的剧情。他甚至不是东海上的主角,东海上的那一战,只是整幕一真大戏的其中一个小节。

    我只能通过应江鸿,通过其他角色,给他一点点描绘。又难免失之于蜻蜓点水。

    如以上所说,我已经知道这样写的利与弊,最后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