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报纸上不写咱们这里的。”

    勃赖罗拿出小刀割茧,里面有蛹,天越冷蛹不愿意动。

    等到来来年的春天,茧会破掉,里面出现长翅膀的蛾子。

    这个蛾子能吃的,最常规的吃法是把蛾子放到火上烤,然后塞嘴里,不能张嘴,不然蛾子的汁会喷出来。

    李易小时候,十个人中有一个能这么吃的就不错了,东北的柞蚕蛾,自己抓着找东西烤,蛾子在手心里动着。

    等李易大的时候,一百个人中有一个敢的就是牛逼。

    李易敢,他从小就野性,只要告诉他这东西能吃,那不就是知了猴一样嘛!怕啥?

    大家害怕的其实是品种不好分辨,蚕的蛾子没问题,豆天蛾也没问题,霜天蛾就不行。

    樊凡捏起来一个:“你换的?用不着。东主其实不在乎这样的口腹之欲。”

    “我捡的,树上挂着的,颜色跟雪差不多,保暖,里面的虫子一部分能活下来。”

    勃赖罗委屈,我换它干什么?我什么都可以不要,我只要带着族人活着抵达大唐。

    “这便是资源利用,销售渠道和物流的重要性啊。

    看着一些自己身边的东西不值钱,到别的地方却能卖出高价。

    谁掌握了这个渠道,谁就能够遏制销售和购买双方。”

    樊凡用指头点着蚕蛹,蚕蛹之前处在休眠状态,现在被弄醒了,头,或者说是尾巴来回转动。

    勃赖罗对蚕蛹没什么兴趣,他问樊凡:“李东主是不是喜欢吃?”

    “东主吃什么都可以,东主不是喜欢吃东北的东西,东主喜欢东北的土地。”樊凡直言不讳地告诉勃赖罗。

    “东主现在吃饭了吧?”勃赖罗听明白了,又想打探一些那里的生活细节。

    “天知道!就像你问我明天是不是有大雪一样。”樊凡想了想给出这么一个答案。

    ……

    “明天下不下雪?”洛阳中午的时候,苏颋向李易发问。

    “从现在的情况看,不应该下。湿度和温度都不够,但如果突然有暖湿气流抵达,就不一样了。”

    李易回复,他其实很为难,他没有卫星云图,只能通另一套系统来分析。

    一般来讲,湿度增加,同时气压又低,这样的天气会出现降水。

    这是地面的数据分析,卫星又有着自己的红外和云层、风向的流转情况。

    这么说吧,没有人可以绝对性地预测未来,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