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不知道好歹一样。

    “当官才能帮助大唐,别的官员陛下不放心,我家去当官,陛下会对那个地方安心。”

    郭子仪没为自己家人考虑,心怀大唐。

    家里的人到各个地方成了官员,做得好了,再升官。

    至于说最后位高权重会不会想要坐那把椅子,自己家人说得不算,李易不答应,谁都坐不上去。

    自己也没想过篡位,皇帝有什么好当的,看陛下以前的日子,过得多苦哇。

    若不是有李易帮忙,陛下后宫都摆弄不明白。

    郭子仪根本不晓得历史上的他对皇位简直是唾手可得,但他依旧没去考虑。

    另一边,李隆基呆在郭家准备的房子里,跟李易说话。

    “郭家可当重任?”李隆基现在看人直接问李易,李易说谁行,那么谁就行。

    比如郝灵荃,他从小将直接到将军,在庄子里学习。

    吐蕃那里把郝灵荃派去了,领兵打仗的本事没看见,外交的厉害知道了。

    郝灵荃把那么多的部族都给变成了大唐人,人家还表忠心呢,帮着干活。

    李易就要保张孝嵩,张孝嵩果然在关键时刻连续打败敌人,又领兵去吐蕃助阵。

    李易要收拾姜姣,一查,果然有问题。

    现在郭家要不要额外照顾?给予更多的信任?

    “可!主要是办军校,郭家的其他人,将来出生的,还有子仪的侄子什么的,能给当官就给当官。他们家人天生就能打仗。”

    李易说的时候想笑,又有些难过。

    为历史而难过,郭子仪能征善战,安史之乱的时候要不是许多将领无能,大唐就不会那样。

    凡是郭子仪参加的战争,只有一场败了,算是平局收场,跟他自身的关系还不大。

    兵权在握时,别人诬陷他,他也忍着,罢免他,他不说什么,一旦再次启用他,他又能带领将士们打胜仗。

    大唐皇室亏欠他太多了,越是听话的、能打的将领,越是遭到一些人的攻讦。

    好在自己来了,什么大臣攻讦?哪个人跳出来搞事儿?收拾不死你!

    “确实可?”李隆基又追问一句。

    “郭家之人对朝廷的忠心,不比我差。”李易如是评价郭子仪一家人。

    李隆基听懂了,意思是,即便郭家有一天能够轻易当上皇帝,郭家依旧不会当。

    就如易弟一般,想当就当上了,无人能阻止,易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