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值得一说的是,历史上,关羽之所以会死,会被吕蒙白衣渡江,和这个傅士仁还有很大的关系。
公元219年,是关羽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他的大哥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不仅将他拜为了前将军,还赋予了他假节钺的权力,使他成为了刘备麾下,地位最高的武将。
同样是这一年,他出兵襄樊,不仅围困了曹魏名将曹仁,还水淹七军,迫降了五子良将中地位最高的于禁;西凉名将庞德,就算曾射中他的前额,也未能避免被擒杀的厄运。
于是关羽威震华夏,就连曹操也吓得差点迁都。
不过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关羽便被江东偷袭后方,前线也因遇到名将徐晃而失利,他在无城可守,无路可退,无人支援的情况下,终于被东吴无名小卒马忠擒杀,为自己的生命,匆忙画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
说到关羽的死,有人认为,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见死不救;有人认为,是因为关羽两面树敌,咎由自取;有人认为,是因为江东背叛盟友,背后捅刀,不过更多的人,还是认为关羽陷入这样的绝境,主要是因为糜芳和傅士仁的背叛。
那糜芳和傅士仁这二人为何要背叛呢?
历史上,并没有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不过,按照一些比较符合实际的推论,糜芳和傅士仁的背叛,很大可能是因为贪污。
这一点,可信度很大。
新来看看糜芳和傅士仁的身份。
糜芳,自不用说,糜夫人的哥哥,刘备的妻舅,早年糜家举全族之力资助刘备,后来刘备也是投桃报李,给了糜家很重的回报。
这样的身份,糜家的人因为是死死地绑在了刘备的船上,而傅士仁,从幽州开始追随刘备,前前后后十几二十年。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看都是一个老友,光是从关系上看,他们二人都没有任何投降的理由。
《三国志》记载:“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不过从一些细枝末节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关羽治军严明,厌恶贪官污吏,糜芳和傅士仁身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在关羽出征的时候,负责关羽的粮草,可是这二人因为亏空粮饷,没办法满足关羽。
关羽这才发信说,等回来就治他们的罪。
因为害怕关羽的追查,所以已经忧心忡忡的二人,正巧赶上了吕蒙前来偷袭,被围
公元219年,是关羽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他的大哥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不仅将他拜为了前将军,还赋予了他假节钺的权力,使他成为了刘备麾下,地位最高的武将。
同样是这一年,他出兵襄樊,不仅围困了曹魏名将曹仁,还水淹七军,迫降了五子良将中地位最高的于禁;西凉名将庞德,就算曾射中他的前额,也未能避免被擒杀的厄运。
于是关羽威震华夏,就连曹操也吓得差点迁都。
不过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关羽便被江东偷袭后方,前线也因遇到名将徐晃而失利,他在无城可守,无路可退,无人支援的情况下,终于被东吴无名小卒马忠擒杀,为自己的生命,匆忙画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
说到关羽的死,有人认为,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见死不救;有人认为,是因为关羽两面树敌,咎由自取;有人认为,是因为江东背叛盟友,背后捅刀,不过更多的人,还是认为关羽陷入这样的绝境,主要是因为糜芳和傅士仁的背叛。
那糜芳和傅士仁这二人为何要背叛呢?
历史上,并没有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不过,按照一些比较符合实际的推论,糜芳和傅士仁的背叛,很大可能是因为贪污。
这一点,可信度很大。
新来看看糜芳和傅士仁的身份。
糜芳,自不用说,糜夫人的哥哥,刘备的妻舅,早年糜家举全族之力资助刘备,后来刘备也是投桃报李,给了糜家很重的回报。
这样的身份,糜家的人因为是死死地绑在了刘备的船上,而傅士仁,从幽州开始追随刘备,前前后后十几二十年。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看都是一个老友,光是从关系上看,他们二人都没有任何投降的理由。
《三国志》记载:“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不过从一些细枝末节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关羽治军严明,厌恶贪官污吏,糜芳和傅士仁身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在关羽出征的时候,负责关羽的粮草,可是这二人因为亏空粮饷,没办法满足关羽。
关羽这才发信说,等回来就治他们的罪。
因为害怕关羽的追查,所以已经忧心忡忡的二人,正巧赶上了吕蒙前来偷袭,被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