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

    金猪电影节是华语三大电影节之一,含金量自然不用多说,而且随着华国影响力的增加,金猪电影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在增加。但很嘲讽的是,每年好的国产电影压根没几部。

    为了维持电影节的质量不受影响,组委会并没有妥协矮子里挑高个,上一届甚至出现最高奖项没有作品获奖的情况,也就是流奖!

    这是其他电影节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最高奖项基本就是年度最佳电影奖,顾名思义就是同一年里面挑部最好的给奖。但实际上是有一条质量标准线的,片子至少要够到这条线才能给。只不过因为正常情况下敢参加电影节的电影质量肯定是达标的,所以很多人就忽略了这一条标准。

    但上一届金猪电影节,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那一年参加电影节的华语片能烂成那鬼样子!

    评审团最后一咬牙,宁愿流奖被人耻笑,也不颁给一部不够格的片子。

    也正是因为那次坚持,这两年金猪电影节的影响力已经超过夷洲的金犀牛奖了,位列华语三大电影奖首位。

    当然,没有官方认证的,只是民间自评的而已。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是,金猪电影节是只在偶数年举办,奇数年是没有的,也就是两年一届,但每届还是只评选过去一年在华国上映的电影。

    很奇怪的一项规定,因为目前国际上其他大大小小的电影节都是一年一届的,毕竟每年都有新电影上映,两年一选的话有点不太合理。

    究其原因,官方的说法是华国人讲究“好事成双”,所以就只在偶数年办。

    当然,这个理由有些牵强,根据一些年长的已经退休的电影人解释,金猪奖其实最早也是模仿香江电影节一年一届的,但到了第二届办完发现没钱了,次年的第三届办不了了。所以从第三届开始就扯了个理由改成两年一办,即便后来经费够了也还是当成一个传统保留了下来。

    听上去很荒诞的一个理由,但早些年的华国电影行业还真就是这样的。

    第一届金猪电影节举办于1983年,农历猪年所以取名金猪电影节。那时候内陆的电影行业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拍电影都没什么钱拍,哪里有钱办电影节啊?而且那时候内陆电影节的关注度也不高,拉不到什么经费,华语电影刷奖主要还是得去香江和夷洲。

    不过那时候拍出来的片子抛开特效、画质之类的时代因素不说,质量确实是好啊。毕竟烂片真的拉不到投资,有限的经费肯定都是喂给好片子的。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