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牲五畜,是不能当成肉食储存下去的。

    用一种以来的话来说,留下的这些,是神灵的赠与。

    所以,留下的这些肉食,将由全镇的人们共同分享食用。

    用一代代传下来的说法,这是与神灵共食,缔结契约。

    供奉神灵,是为表达对神灵的心意。

    而吃下神灵所赐予的肉食,便意味着受到了神灵的祝福,将会获得其庇佑。

    这听起来,的确很扯淡。

    明明是古镇之中的人们自己养的猪羊,却说是神灵的恩赐。

    可是,这真的重要吗?

    相比于分下来之后那根本没有多少的肉食,更能带给人们心中慰藉的,是那种所谓的神灵的祝福和庇佑。

    整个古镇有多少人呢。

    或许,真正与大山之外的那些城镇相比,在人数上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可是也不少呐。

    一头猪一只羊,分到每一个人之后,又能有几口呢。

    可是,有了这个祭拜仪式之后,明明就那么几口肉,但是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幼,却都能吃得无比开心。

    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形式上的,用物质来换取精神慰藉。

    老镇长安排好之后,古镇之中的人们,尤其是壮年之人,便立即开始行动了起来。

    第一步自然是挑选祭祀所用的祭品。

    很多家里养了猪羊的人家,其实都非常希望自家的被选中。

    毕竟,整个镇子那么多人家,那么多猪羊,能够选为祭拜神灵的祭品,那是一种幸运。

    人们都相信,会受到神灵额外的赐福。

    这第一步,便是要从这些人家之中挑选出一头最好的,最为祭品。

    猪如此,羊也是如此,包括鸡,也同样是这样选择。

    选好之后,在计算好这些东西的价值。

    直观的说,就是这些猪羊的价钱。

    这个价钱,将由整个古镇上所有人家,按照人头随份。

    其实,分开来之后,每一个人真没有出多少,这还是除去老人小孩不算的。

    然后,会将猪羊抬到固定的地方去宰杀。

    宰杀之后,取猪头,羊身,还有整鸡,一起放入大石锅之中蒸煮。

    其实,在广场之中,也就是石碑后面的地方,原本是有一个巨大的石锅的。

    那个石锅,以前就是用来蒸煮祭品的工具。

    只不过,还在老镇长父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