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以及对一些贫困生的详细资料调查。

    聊了十几分钟后,李木瑶便对杨宏志说道:“杨叔叔,不如我们再从我爸爸的肋学基金里,多分划出一个项目,由基金里出钱,定期的请医生下乡免费给他们看病。

    以及给一些特困户的老人儿童送一些粮食和日用品之类的,这个不怎么费钱,就是需要费时间和人力。你看能不能与一些学校合作?”

    李木瑶是真心没有想到,自己老家这边居然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和老年人。

    想想也是,一般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全都去阳城打工了,留下的自然就是老人和儿童。县城里主要还是工厂太少,需求人工少了。

    现在就等李木瑶与官方一起合作投资的几个景点能早点运营起来,那样便能提供上千个工作岗位。但就是上千个的工作岗位也不够一个近五十万人的县城,不过,李木瑶还是希望能为这些需要的人群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

    她没有时间亲自参与,但是李木瑶她有钱啊。

    “你的意思是学校组织一下学生下乡志愿慰问活动?由大坚的助学基金会来出钱以及与官方合作组织是吗?

    当然是可以的,不过需要与各学校协商才行。毕竟,很多农村以及山村现在还没有马路,进到里面大多还是以又脚走路为主的,怕是很多学生都吃不了这个苦。”

    县城的孩子和农村山村出来的孩子又完全不一样,是真的很多学生,吃不了那个苦。

    毕竟一走就是几个小时的山路,真的累人。

    但是吧李木瑶的这个想法很好,像杨宏志他就喜欢李木瑶这一点,她有能力赚钱了,一直想着帮自己的家乡做一些事。

    投资的景点现在已经完全成了三分之一,再过两年等阳城和平蓝县的高速也通车后,阳城来平蓝县的时间就大大综短了。

    到时县的景区和温泉之类的,都可以大肆往阳城那边宣传。

    “这样啊?应该还是会有一些人愿意做这样的事吧?实在不行,我们就请义工来做,给酬劳的那种,行吗?”

    李木瑶也知道杨宏志说的这个是事实,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愿意去农村和山村吃这个苦。

    “既然瑶瑶你有想法,那我就与上面那边提提这个事,若是可行的话,继续双方合作嘛。你这边出钱,我们这边出人出力,到时问题也不太大。

    解决的问题的方法总比困难多,何况这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我得好好的想想,弄个方案和计划表来。等我这边跟上面提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