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变得井井有条。

    我在即道在。

    我存即道存。

    这就是圣人!

    李长寿道心有些激荡,趁着这般机会,感受着老师身周各类规则的演变,将重重感悟存入心中。

    紫霄宫,道祖之道场,道门的圣地。

    在道祖三次讲道之后,紫霄宫就隐入混沌海,坐镇天道最核心、也是天道之力最强的‘中枢’之位。

    李长寿正自体悟紫霄宫与天道的关联,玄都大法师轻声提醒道:

    “到了。”

    忙自老师肩头向前看去,却见那不辩方位、不明大道的混沌海中,出现了一道数十万里深的裂缝,裂缝最深处闪耀着无尽霞光。

    太清圣人袖袍轻轻飘动,李长寿只觉得眼前光芒轻闪,自身已是置于霞光之中,那座巍峨的仙殿近在眼前。

    周遭都是近乎粘稠的纯净仙力,三千大道交错纵横、井然有序!

    仙识无法扩散,道心微微轻颤。

    低头看去,却见下方万丈处便是一层淡蓝色的薄膜,薄膜之下是九重天阙,边缘星辰点点便是三千世界。

    紫霄宫距离天庭似乎并不远,在此地就可俯瞰整个三界。

    既然紫霄宫离着天庭这么近,那为何,老师非要在混沌海中转一圈,寻到混沌海中紫霄宫的方位?

    或许,这就是老师对天道的态度。

    太清老子带着大法师与李长寿,缓慢飞向紫霄宫正前;

    李长寿继续努力观察各处,积攒道心感悟。

    这座仙殿没有大门,只有一根根淡金色的石柱,下方堆簇着一朵朵灵芝状的金色祥云,好似地基一般。

    仙殿之内十分广阔,还有完整的乾坤大道穿插而过,自可大小如意、内外顺心。

    上古时,这座仙殿曾在洪荒天地间显露三次。

    道祖三次讲道,贯穿了半个上古,也奠定了元神道之基、道门兴盛之初始。

    李长寿心底不由遐想着一幅幅画面……

    上古万千神魔齐聚而来,根正苗红的盘古元神所化三清高居前座,无人敢惹。

    身居大气运、尚未明自己有造化人族使命的女娲,与自己那尚未转世为后世人皇的伏羲联袂而来。

    老好人红云和面容阴沉的鲲鹏也算抢先一步,与女娲伏羲一同占了三清后的四只蒲团。

    意气风发的东皇太一掌托混沌钟,文质彬彬的帝俊执掌洛书河图;

    十二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