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袭来,竹叶沙沙作响,竹屋两侧的帷幔微微扬起,坐在摇椅中的先生端着紫砂茶壶,温声聊着一些早已备好的话题,让七个年轻人听的津津有味。

    先生背后,假山流水叮铃作响,鸟啼蛙鸣之声远远近近。

    正是年少好时光,不负韶华莫凝殇。

    李长寿谈天说地了一阵,暗地里为其他五人点开灵根,让他们有‘豁然开朗’之感。

    一点维持大贤之名的小技巧罢了。

    待日暮西斜,李长寿站起身来,温声道:

    “不觉已是这般时辰,各自回去吧。

    门外有七个布包,其内是书院的衣物以及几本接下来要用的经文。

    明日开始,每月单日来书院听课,日出而至、日暮而回,记得自己备一餐餐食。

    我只会教导你们三年,这三年能得多少全看你们自身。

    你们想学什么,我便教什么,但我教什么,你们也要学什么,懂了吗?”

    夏凝霜笑道:“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可各自提出一门想学的功课,但我们所有人都要一同学习这些功课,是这般吗?”

    “凝霜当真聪明,”李长寿笑道,“便是这般。”

    夏凝霜隔壁桌的华有铭嘴角一撇,轻哼了声,嘀咕道:“她就有点小聪明罢了。”

    夏凝霜俏脸一黑,手指对着华有铭做了个捏脸的动作,凶巴巴的。

    李长寿笑道:“下次上课,你们三名女子入书院,便不可再以面纱遮掩。”

    三位少女低头答应:“是。”

    “回去吧,明日见。”

    李长寿摆摆手,背着手最先离开这竹屋,留下七名少年少女在那小声惊叹。

    “先生!”

    华有铭冲到竹屋边,掀起帷幔,高声呼喊:“先生您名号是什么!”

    其他六人不由一怔,他们仔细回想,确实未曾听过这位大贤之名,只知这是大贤、是高人。

    “我啊,”李长寿扭头留下了一个侧脸,以及淡淡的微笑,“木青华,这书院以后就叫木华书院吧。”

    “木青华……”

    夏凝霜低喃,目中流露出几分思索。

    与此同时,天庭通明殿中,正捧着一张奏表仔细阅读的东木公,莫名感觉脖颈一凉,道心泛起微微涟漪。

    咋了这是?

    玉帝陛下那边,水神不是说已调查清楚,开始引导了吗?

    木公有些不明所以,喝了口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