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这蜂窝煤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门窗不能关死了,夜里最好不要用,很容易中毒的。”李金凤道。

    这事儿,她曾经提醒过在省城的沈大爷和沈婆婆。

    那个曾经住洋楼,如今却只能任由那么多人霸占自己房屋的老头和老太太。

    想到他们,李金凤觉得,自己得寄点东西,给二老过年。

    算了,干脆这次在省城停车的时候,再去一趟,看看他们,再送点东西。

    才这么想着,赵明诚就突然开口:“对了,建国,昨天、前天各有一封你的电报,是从江北转过来的,我看了下,是你小姑寄的。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拿给你。”

    易桂花也在这个时候,应下李金凤的话:“金凤丫头,你说的我记住了。其实前儿个,明诚也说过我了,可这天气这么冷,不烧个煤火,这日子怕是过不下去了。”

    这个年代,可没有羽绒服这种高级的东西。

    棉衣也不是人人都能穿厚棉衣的。

    穿的单薄,布料又不容易搞,只能从烤火上下文章了。

    “婶子要是不嫌麻烦,最好还是烧个木柴火。”李金凤道。

    “那我明儿去看看,集市上有没有下面的人,上来卖柴禾的,要是有,我偷偷买一两捆!”

    和易桂花说话的这么一小会儿功夫,赵明诚拿着两封电报过来。

    两封都是陆明芳发的,可真正发电报的,却不是陆明芳。

    而是陆建国在东北的同学王新民,以及另外一个在西北农场做场长的同学刘安顺。

    王新民的电报很短,只说人已找到,会照顾。

    至于刘安顺,大约是做场长了,工资比一般人高。

    当然,字也不多。

    【沈原前段时间受伤,如今已经恢复,我已经让他联系家里,勿担忧!】

    沈婆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的叫沈崇,二儿子叫沈原,至于小女儿,则叫沈香。

    两个儿子的消息,倒是好找,可小女儿,陆建国也没有法子。

    看完电报,陆建国将电报递给李金凤。

    看完,李金凤双眼笑的眯成了一条直线。

    真好,两个都有消息了,这样一来,沈婆婆和沈大爷,很快就会收到他们消息了。

    “你们回去,最好还是给家里发封电报,到时候让人来接,不然东西太多,你们两个,可拎不动。”赵明诚突然开口。

    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