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下之意,我平日里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你若是知情识趣,就不要再提什么指点女红的事。
吴宝华笑道:“好在我们姐妹们平日里在家也有婆子指点针线,这事也不急,等我们遇到难处的时候再来请教。”
这就是个场面话了。
周少瑾突然对吴宝华的印象不错起来。
至少比吴夫人和吴宝璋的印象好。
吴宝华就笑道:“二小姐每天都去寒碧山房抄经书吗?就没有一天间断的?”
“抄经书是个诚心的事,怎么能间断?”周少瑾笑着,刚开始还以为这只是一句很寻常的家常话,可当她发现吴夫人正支着耳朵听,联想到刚才吴夫人的表现,她立刻意识到这句话里另有含意。
吴夫人最终的目的难道是长房?
不知道她求长房做什么?
周少瑾暗自猜想,试探道:“不过我下午也没有什么事。去寒碧山房抄经书还可以和郭老夫人说说话……”
她发现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吴夫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周少瑾朝关老太太看去。
关老太太笑着朝她微微点头。
她知道关老太太也看出端倪来了,三下两下就结果了话题。借口要回屋更衣,离开了嘉树堂。
到了晚上,关老太太对她道:“吴夫人磕磕巴巴的,只说是有事找长房,想我从中说项,找长房有什么事却只字未提!”
周少瑾很烦这种把别人当成傻瓜当枪使的人。
她小声嘀咕道:“她要是想为吴大人求官难道您也陪着她去见郭老夫人不成?这么大个面子。我们四房以后可怎么还?我看您还不如把这力使到沅二舅舅身上呢?”
关老太太呵呵地笑。很喜欢她用“我们四房”来称呼自己。所以等周少瑾走后,她悄声问王嬷嬷:“你觉得少瑾和诣哥儿怎样?”
“我瞧着好。”王嬷嬷笑道,“漂亮孝顺不说。还性子好,和家里的每个人都相处的好,正应了那句‘家和万事兴’。”
关老太太笑眯眯地喝了口茶,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过了几天,吴夫人又来了。
她这次是一个人,在屋里和关老太太说了良久的话,出来的时候眼睛依旧红红的。神色间却一扫前两次的阴霾,满面春风的,而关老太太却恰恰相反,眉头紧锁,能夹得住蚊子。
似儿不免有些担心,待周少瑾从寒碧山房回来给关老太太请安。她悄悄地朝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