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号重练,人的罪恶能决定神的行为吗?信仰污染这个概念,至此已浮出水面、若隐若现。
约高乐无疑是信奉神明的,他是祭司的领袖、神学家、巅峰境界的大神术师。他提到这个概念,当然不是想探讨神学问题,而是提醒华真行自身的处境。
华真行不是神,他只是一个有修为、有理想、肯实践的普通人,而且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但至少在几里国,他的成就超越了神明。
原先的几里国,各部族流传各种巫教,还有外来势力传播的宗教,大家信奉各种神,但是这些神并没帮助他们摆脱炼狱。
比如曼曼出身的海神族,原先信奉海神,后来却发现拜海神不靠谱,想改变命运还是得加入新联盟闹革命,哪怕是追求修为境界,拜入养元谷才是更好的选择。
当一个人做到了连神明都无法做到事,难免就会被人视为神明,进而对他像神明一样期待、像神明一样要求。就算他本人不想,某些人也会带着各种目的将之架上神坛。
华真行从未想过要登上神坛,甚至从一开始就在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比如大多数普通人并没听过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做过的事情。又比如他虚构了风自宾这个身份,作为资本垄断极致形态的象征。
有些决定看似是华真行自己做出的,恐怕也是源自于几位老人家的点拨。
华真行只是不欲显扬,并非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曾怀荏这样的养元谷弟子,当然还是能了解他的成就与功绩。
有一个事实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但约高乐却指了出来:曾怀荏的行为源自人性的至私,但她同时却要求华真行拥有神性的至善。
她在宗门裁议场合说的话,不是普通的道德绑架,对待华真行与对待自己,她使用了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提出了对神的要求、要求对方用神性的至善来对待自己,同时就意味着,她在用人性的至私对待对方,在污染神性,哪怕对方真的是神。
这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
在米国荷里坞式的超英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扭曲。比如有一句话很有名,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力量这个单词,在茵语语境中有双重含义,前者是占有经济与政治资源而拥有的权力,后者是因个人的才华、体魄所具备的能力。
在他们创造的故事模板中,这两者有意无意间被混淆替换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原本应该是针对前者,但在叙事
约高乐无疑是信奉神明的,他是祭司的领袖、神学家、巅峰境界的大神术师。他提到这个概念,当然不是想探讨神学问题,而是提醒华真行自身的处境。
华真行不是神,他只是一个有修为、有理想、肯实践的普通人,而且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但至少在几里国,他的成就超越了神明。
原先的几里国,各部族流传各种巫教,还有外来势力传播的宗教,大家信奉各种神,但是这些神并没帮助他们摆脱炼狱。
比如曼曼出身的海神族,原先信奉海神,后来却发现拜海神不靠谱,想改变命运还是得加入新联盟闹革命,哪怕是追求修为境界,拜入养元谷才是更好的选择。
当一个人做到了连神明都无法做到事,难免就会被人视为神明,进而对他像神明一样期待、像神明一样要求。就算他本人不想,某些人也会带着各种目的将之架上神坛。
华真行从未想过要登上神坛,甚至从一开始就在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比如大多数普通人并没听过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做过的事情。又比如他虚构了风自宾这个身份,作为资本垄断极致形态的象征。
有些决定看似是华真行自己做出的,恐怕也是源自于几位老人家的点拨。
华真行只是不欲显扬,并非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曾怀荏这样的养元谷弟子,当然还是能了解他的成就与功绩。
有一个事实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但约高乐却指了出来:曾怀荏的行为源自人性的至私,但她同时却要求华真行拥有神性的至善。
她在宗门裁议场合说的话,不是普通的道德绑架,对待华真行与对待自己,她使用了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提出了对神的要求、要求对方用神性的至善来对待自己,同时就意味着,她在用人性的至私对待对方,在污染神性,哪怕对方真的是神。
这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
在米国荷里坞式的超英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扭曲。比如有一句话很有名,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力量这个单词,在茵语语境中有双重含义,前者是占有经济与政治资源而拥有的权力,后者是因个人的才华、体魄所具备的能力。
在他们创造的故事模板中,这两者有意无意间被混淆替换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原本应该是针对前者,但在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