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欢想世界 >
    
论如何也算是一种进步。

    夏尔这次来,要求援建好几个煤炉厂,还有配套的供应链,将东国商务谈判组代表都给惊着了。

    东国官员经历过很多这种类型的外贸商务洽谈,还第一次听到这么朴实无华的要求。

    还好煤炉这东西的技术含量很低,当年很多煤炉厂的工人如今还在,甚至都没到退休年龄呢,倒是能提供相关援建项目。

    几里国已能生产煤炉,但还是用半手工的方式,原材料不足,产能非常有限,而此事关乎全国民生,所以需要下订单从东国引进。

    如今东国技术人员再搞蜂窝煤炉,完全可以优化设计,使用更好的隔热材料加拢火结构,使其更环保且效率更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东国,其实乡镇级企业就可以生产这种东西,不需要大厂。

    但是要将之做成大规模工业品,也不是目前的几里国能搞定的,煤炉以及火钳,多少要用到一些铁皮、铸铁、钢条等材料,其上游至少就需要钢铁厂吧?

    几里国有铁矿,矿石品质还很高,可以出口东国,但当地也要有配套的钢铁厂。

    蜂窝煤炉只是夏尔惦记的一个重要子项,现阶段几里国真正要引入的核心产业,主要还是钢铁、化肥、农机。

    这也算是东国的过剩产能转移,就看几里国能吃下并消化多少了。

    几里国与东国的合作,以引进生产能力为主,并非完全开放式的,在某些领域就比较谨慎,比如零售业就没有完全开放。

    这不是说不进口东国的商品,而是说需要进口哪些商品,由几里国拥有外贸进口权的零售企业决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供销总社,规模最小的应该是杨老头杂货铺。

    这不是针对东国的政策,而是几里国本身的国策,对所有国家都一样。

    暂不开放商品零售行业原因也很简单,几里国脆弱的轻工业刚刚有所恢复,其竞争能力还相当有限,短时间内无法承受大量外来商品特别是东国商品的冲击,

    就比如最简单的蜂窝煤炉,假如直接进口成品,以东国产业链之完整,哪怕已没有这种产品也能很快生产出来,能将几里国现有的煤炉厂都给冲没了。

    另一个需要合作又不能完全开放的领域,就是教育系统。

    某些社会教育机构带有产业的特征,但是教育系统本身,不适合也不能当成一种产业去发展。

    教育是国家主权,以国家主权为前提,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种公民权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