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小阁老 >
    
的城山上,忽然也响起雄壮的鼓声。与乌尾船上的大鼓相和,气壮山河!

    紧接着,箜篌、古筝、古琴、琵琶相继加入进来,共同奏响了一曲《秦王破阵乐》,声震百里,气壮山河!

    艉楼上的人们只觉心跳加速,神摇意夺,虽然他们大都不是头一回听到这《秦王破阵乐》了,

    但在这海面战船之上,相隔数里合奏,其雄浑气势,又岂是在宫廷庙堂内演奏的那种可比?

    但更让来宾们震撼的还在后头。

    只听雄壮的乐曲声中,一艘船艏昂起张开、尾部高耸,遍插旌旗,高大如楼的战船,缓缓驶出了城山港。

    那船一出来,就引起了李朝众人的惊呼声。除了李牧使外,他们要么是水军将领要么是海商,自然对船只十分敏感了。

    “看样子是福船,可这也太大了,比日本人的安宅船还大!”金熙善小声道。

    “是啊,没见过这么大的福船。”海商们也交头接耳起来。

    “这是艘封舟吗?”一个个大惊小怪,完全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四百料的天朝福船就能让他们生出高大如楼的感觉,因为李朝水师最大的战舰也没有四百料。

    “是大、大福船。”朴成性略有些结巴道,他这个李朝水军节度使,终究还是识货的。“还以为天朝已经不造这么大的海船了呢。这艘大福船得有千料吧?”

    “不错,一千料。”赵昊闻言点点头,十分谦虚道:“距离真正的大福船还差一截,当年下西洋的舰队里,最小号的战船都比这个大。”

    他这话还真没错,当年郑和舰队中,不提那些大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宝船,单说作为主力的两千料战船,长十七丈。最小的一千五百料战船,也有十五丈长。

    而这种只有十三丈长的千料海船,在郑和的年代,确实只能在本土看家,没法跟着舰队去西洋耀武扬威。

    可悲的是,一百五十年后,别说李朝人被这些昔日的小字号战船吓到了。就连头次见的朱珏,也被这千料海船吓了一跳,只觉遇到了庞然大物。

    倒也不能怪他们孤陋寡闻,这是大明自废武功,将远洋海军改为近海水师的必然结果。远洋船只要大要重,才能抵御风浪。但大船到了近海就像大象一样笨重缓慢,所以近海防御型水师肯定会选择更小更轻便的船只,来追逐肆虐的倭寇水匪。

    所以看一个国家的军舰大小,就能看出他们对海洋的志向高低。

    ~~

    昔日能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