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小阁老 >
    
    赵孔昭知道,‘积极磋商’就是‘大肆扯皮’之意,他又骂了一句“不干正经检的!”便在亲兵的搀扶下,愤愤走上河堤。

    上堤一看,他也一阵头大,河面实在太宽了,船坐在河中央,民夫们根本没法从岸上拉。

    纤夫们只能下到齐腰深的水里去拉纤。脚下是又软又深的淤泥,根本没法发力,一个个滑的东倒西歪,船却依然纹丝不动。

    “这么宽的河,怎么不让后头的漕船从边上过去?”赵孔昭皱眉问道。

    “那儿就是最深的地方了,边上更浅,根本没法过。”宿迁知县苦笑指着搁浅在旁边的漕船道:“那几艘就是不信邪的,全都坐沉了。”

    赵孔昭在河边踱步半晌,终于郁闷的下令道:“卸船!把船清空了,开过去再装上!”

    “是!”两个知县赶紧领命而去,这么简单的法子他们早就想到了。可他们无权命令漕船卸粮,之前只能跟押船的军官商量。

    但对方坚决不同意,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个码头都没有,更别说仓库了,怎么卸船装船?再说天上还下着雨呢,粮食就这么搁在岸上,不用半天时间,全都会给浇透了。

    到了北京,也不用往太仓送了,直接给酒场送去酿酒吧。

    现在漕督一下令,军官们不用担干系了,自然乖乖照办。

    于是县里先开来小船,将那五六条搁浅漕船上的粮食,一袋袋卸下来,一趟趟运到河边临时扎起的芦棚中。

    别看漕船只是半载,一船也有将近三百麻袋的漕米。小船最多只能装个五六袋,就不敢多装了,不然也得搁浅不行。

    这样一来效率极低,一直到了半夜,才把这些漕船搬空。

    空载的漕船,自动就从淤泥中浮起来,被民夫们拉过了这段该死的河面。

    ~~

    河面是空出来了,后头的漕船却不敢跟上,不然非得也搁浅不行。

    而且它们足足有两千之数,也像那六条漕船一样卸了再装,到京城估计都得入冬了。

    “连夜准备一下,明早开始清淤。”赵孔昭抹一把脸上的雨水,直接下令道。

    人工河最易淤塞,漕运衙门都设了一百五六十年,没有一年不清淤。自然积攒了丰富的手段,在桃、伏、秋汛发水时也能清淤。

    “这……”宿迁知县和泗洪知县却面现难色。

    “怎么?”赵孔昭烦躁的皱眉道:“你们不想干?”

    “部堂谕令,下官岂敢不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