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戏骨 >
    
的成名作,虽然在那之后的一系列商业电影都表现平平,“侠探杰克”、“致命伴旅”以及“巨人捕手杰克”等等作品都遭遇到了惨败,但克里斯托弗对于台词的精炼和控制,却在好莱坞是有口皆碑的。

    好莱坞剧本创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只有创作内容超过百分之三十,才能够拥有最终署名权;但事实上,不在编剧名单之上却参与到剧本创作的编剧,却可能是一个长长的列表,一个剧本辗转经手多个编剧,着实再正常不过了。

    这里还需要注意,在剧组正式开机前和开机后,都可能出现一种情况:

    制片人对剧本的细节部分不太满意,可能是修改台词对话、可能是修改少数场景,在没有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希望能够局部修改剧本内容,那么,此时“补锅匠”就将登场了,这被认为是一个小范围内的技术活——

    不需要大量的繁琐工作,却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调整。有些编剧,可能缺少天赋,对于故事框架和主线设置缺少一点细腻的触感和灵感,创作一个完整剧本的话,可能就是灾难;但细节把控却具有自己的独特技巧,可能是台词功底,可能是场景设置,可能是人物性格,诸如此类等等。

    比如说,克里斯托弗-迈考利。

    “局部修改剧本”的工作,其实并不光彩,因为真正具有天赋与能力的编剧都不屑做这样“非创造性的体力工作”;但这种“体力工作”却有着一种不可取代的优势:简单,便捷,收益高。

    创作一个剧本框架,可能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薪酬平均保持在一百万美元左右;而创作一个完整剧本,周期就相对漫长,短则三个月、长则数年,但薪酬就没有限制了,三百万美元乃至更高。

    但“补锅匠”的话,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他们就可以收获三十万到五十万美元的酬劳,修改一句话和修改百分之二十九内容,报酬都是相对固定的,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取得丰厚回报,这也被认为是好莱坞最赚钱的工作。

    就如同站在街边的“身体工作者”一般,赚快钱。

    话虽如此,真正能够胜任这一份工作的编剧,在好莱坞其实也并不多。

    重新回到克里斯托弗-麦考利身上。

    蓝礼与凯瑟琳达成共识之后,克里斯托弗就“立刻”出现在了伦敦,就好像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一般,随时待机。

    这也意味着,其实凯瑟琳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些讨价还价只是在麻痹蓝礼而已,最终她还是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