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姑娘年方几何?又是谁家的?”

    “那姑娘瞧着有些面生,奴婢也并不认得,年纪却是比咱公子稍小一点,不过在离开相国寺的时候,奴婢留心瞧了一眼她家的马车,那马车灯笼外的徽记似乎是李尚书府上的。”

    锦瑟作为盛玉萱的心腹,不仅仅帮忙打理着盛玉萱的那些铺子店面,同时对于京城中的各种消息流动也非常清楚,稍微想了一下,她便给出了一个确切的回复。

    “李尚书,就是才不久高升了礼部的那位?”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不过就算是盛玉萱不想了解,也架不住夏子晋喜欢对她唠叨这些前朝之事。

    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之下,盛玉萱对着朝堂的局势分布也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如今六部尚书之中只有一位姓李,那就是前不久才从金陵那边高升过来的礼部尚书。

    按照本朝惯例,但凡要入阁,前期都会先被加升到礼部。

    所以大家私底下也在揣测,这位凭空过来的李尚书估计是天子心腹,若非如此,又怎可一步青云?

    “娘娘其实不必太过忧心,虽说公子当时与那位姑娘表现的……但这事儿还没影,总归公子想先以科举为主,依奴婢看来也不必太过着急。”

    “这些我都知道。”面对锦瑟的劝说,盛玉萱点了点头,“好了,你先下去吧。”

    大华朝男女大防之间并不重,或者说相较于前朝来说要更为宽松一点。

    像这样两个君未娶、奴未嫁的小孩子不过在庙中闲话几句,还不至于让盛玉萱感到寝食难安。

    回过头来,其实盛玉萱反而觉得心中有些庆幸。

    为何这么说?

    原因很简单。

    毕竟在盛玉萱心里,盛震也不过才是个半大的孩子。

    虽然心中明白对方原比起后世这个年纪的孩子要成熟的多,而按照这里的风土人情,盛震的确是该成家立业了,但从私心的角度上来说,作为长姐,盛玉萱所需要担心的事情远比外人所要预计的多得多。

    弟弟成亲到底是不是好事呢?

    从客观的角度上说,这的确是好事,没错。

    然而,盛玉萱却总是担心万一盛震遇人不淑,又或者哪家看着东宫势大,像要存着依靠夏子晋加官进爵的想法来攀龙附凤。

    若真有那一天,到时候不仅仅盛震会被坑,反过来说,作为姐姐的盛玉萱届时又要如何自处?

    这些想法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