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赞许,但是却拒绝了他的请求“敌人大军集结,兵力雄厚,相对在人数上我们处于劣势,如果派你单独出兵,人马少了你吃亏,人马多了就成了分兵了,就更加削弱了我们的整体力量。所以我现在决定,留下2000人马把守清平里,为我们留出后路,大军全体压上,和叛军来一场生死之战。”
从这样的安排上看,其实毛龙面对7万叛军和七万多随时可以上战场的民夫,心中也是没有底的。
事情就是这样,本来以为攻占清平里,能摸清楚朝鲜叛军的战斗力,结果现在明白了,清平里之所以守卫虚弱,是因为江原道的留守,将这里的军队一分为二了。一部分调往汉城,增员李适去了;一部分在获得了明朝大军进攻的消息之后,被他调到了治所春川,准备着来一场和明军的决战。
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鼓舞起士气的新复辽军为了表现,只是一个冲锋,就拿下了清平里,根本就没有实现,毛文龙准备摸一摸敌人的实力和战斗力的机会。现在他依旧是知己不知彼,对叛军的实力和战斗力,依旧是一头的雾水,满脑袋的浆糊。所以他才预留了后路,看情形不好,大家直接扭头往回跑。
破釜沉舟?哪得看在什么地方,什么状况下,跑朝鲜来为他平叛,自己去玩破釜沉舟,根本就不值得。毛文龙是准备掌握朝鲜的,但不是为朝鲜卖命的,这是本质的东西,绝不能做过了头。做过了头就是本末倒置,那自己就成了傻子了。
整个大军在听说后路安全之后,军心就更稳了,因为他们看到这次他们的大帅与原先的战斗方式不一样了。当复辽军面对建奴的时候,他们的口号是,为身后父老,死战不退,而每一场战斗,都有整营整营的队伍为了这句口号而全军覆没。
但现在,大帅却明白的告诉大家,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于是将士们就心中有底了,能打胜就坚决打胜,打不胜跑路便是了。
接近5万的大军,浩浩荡荡的继续向东行进,目标是敌人重兵集结的春川。
行走在一片广袤的平原上,虽然在这样的地方不会出现敌人的埋伏,但毛文龙依旧保持着最高的警惕,大军全军压上,三十里一休息,五十里就下营,力求谨慎再谨慎。反正是平原宽阔,干脆就摒弃了行进中的一字长蛇阵,改为一个又一个方阵,向春川碾压过去。这样的阵型虽然笨重,但是却可以随时战斗。现在毛文龙谨慎的要命。
这也不怪他,因为他不知道叛军的战斗力如何,而他知道,这只新归附的复辽军的战斗力,和自己的
从这样的安排上看,其实毛龙面对7万叛军和七万多随时可以上战场的民夫,心中也是没有底的。
事情就是这样,本来以为攻占清平里,能摸清楚朝鲜叛军的战斗力,结果现在明白了,清平里之所以守卫虚弱,是因为江原道的留守,将这里的军队一分为二了。一部分调往汉城,增员李适去了;一部分在获得了明朝大军进攻的消息之后,被他调到了治所春川,准备着来一场和明军的决战。
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鼓舞起士气的新复辽军为了表现,只是一个冲锋,就拿下了清平里,根本就没有实现,毛文龙准备摸一摸敌人的实力和战斗力的机会。现在他依旧是知己不知彼,对叛军的实力和战斗力,依旧是一头的雾水,满脑袋的浆糊。所以他才预留了后路,看情形不好,大家直接扭头往回跑。
破釜沉舟?哪得看在什么地方,什么状况下,跑朝鲜来为他平叛,自己去玩破釜沉舟,根本就不值得。毛文龙是准备掌握朝鲜的,但不是为朝鲜卖命的,这是本质的东西,绝不能做过了头。做过了头就是本末倒置,那自己就成了傻子了。
整个大军在听说后路安全之后,军心就更稳了,因为他们看到这次他们的大帅与原先的战斗方式不一样了。当复辽军面对建奴的时候,他们的口号是,为身后父老,死战不退,而每一场战斗,都有整营整营的队伍为了这句口号而全军覆没。
但现在,大帅却明白的告诉大家,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于是将士们就心中有底了,能打胜就坚决打胜,打不胜跑路便是了。
接近5万的大军,浩浩荡荡的继续向东行进,目标是敌人重兵集结的春川。
行走在一片广袤的平原上,虽然在这样的地方不会出现敌人的埋伏,但毛文龙依旧保持着最高的警惕,大军全军压上,三十里一休息,五十里就下营,力求谨慎再谨慎。反正是平原宽阔,干脆就摒弃了行进中的一字长蛇阵,改为一个又一个方阵,向春川碾压过去。这样的阵型虽然笨重,但是却可以随时战斗。现在毛文龙谨慎的要命。
这也不怪他,因为他不知道叛军的战斗力如何,而他知道,这只新归附的复辽军的战斗力,和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