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都督 >
    
,镇江之战,王一宁可能是出了计谋的,但若是没有毛文龙大胆实践,没有二百兄弟死战厮杀,他王一宁的计策,其实也就是一个纸上谈兵。

    至于一件事情是计划重要,还是施行重要,这其实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问题了。

    要说毛文龙贪墨了王一宁的大功,那就更加无稽之谈,正是因为镇江一战,王一宁才能得以从小小登莱巡抚府里的一个书办,一跃而成通判,可以直接赞画军机了。

    但是,在这个年代,在这个重文轻武达到了极致的年代,文人参合了一场战斗,不管武将多么的奋勇当先,在文人看来,这首功就应该是文人,而绝对不应该是武将的,所以,毛文龙当时没有谦让首功,这就犯了文人的大忌讳了。

    再加上毛文龙这个人的性格不好,他从骨子里看不起文人,所以,文人也就对他十分轻视鄙夷,如此一来,其实毛文龙和王一宁已经不和,这时候去求王一宁救命,其实就是缘木求鱼。

    王一宁是不会来的了,这不但是从毛文龙和王一宁的关系上判断的出,主要的依据是,吕玉龙知道,后世林畔一战,毛文龙生死酣战的时候,王一宁,或者说是登莱水师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父帅,我们还等王赞画吗?”毛学礼见毛文龙低头不语,于是就小心的问到。

    这么一问,围在身边的所有人就都将目光望向了毛文龙。

    现在已经是天启元年十二月了,天寒地冻,将士们无衣无食,更是缺少刀枪器械,而阿敏和李永芳的人马正在四处收缩,准备对自己展开包围,希望在这一战里,彻底解决这把顶在大金后腰上的匕首。

    而毛文龙如果还要怀着不现实的希望,等着王一宁不可能再来的援军,剩下的这些将士只能全部战死在这里了。

    这个时候已经脱胎换骨的毛文龙,也已经放弃了对王一宁的幻想,于是扫视了一下四周道:“朝廷的援军,我们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就收拢散落在四处的兄弟,我们,我们转进吧。”

    这个安排,也就等于是毛文龙放弃了历史上的那个林畔七战——保命要紧。

    一听说可以转进了,当时大家一起长出了一口气,大家如释重负的感念毛文龙总算是开窍了,总算是放弃了再在这里坚持等待援军的想法了。

    其实大家对大明的援军,早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因为这都是有先例可查的。

    自从和建奴争斗东北开始,哪一几方会剿等下同心同德了?互相拆台才是常见,面试不就那事正常,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