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国士 >
    
之后,已经火速写信去通知杨掞,要他从本部兵马中抽调三万人,从静江府北上,到岳阳附近聚齐,听候调遣。”

    “臣又查四川前方,蒙古人攻势稀少,我军也没有做好继续前进的准备,如今川西地区累战荒废,大军想要逐步收复失地,又被蒙古人的城池困住了脚步。如今川中实有兵员七万余人,除了前方戍守山城和负责战略反攻的部队之外,另外抽调三万人沿江东下,先驻扎江陵,对蒙古军形成掎角之势。使其不便长驱直入夺取京湖腹地。这是第二个应对。”

    “臣所建湘军三十六营,虽然资历尚欠缺,但湖湘子弟骁勇好战,自成军以来屡建奇功,但自贾似道主政京湖之后,湘军远戍广南西路,名曰防备蒙古人斡腹,但如今杨掞率京湖军深入云南,和蒙古人周旋,蒙古人已经没有从广西袭击京湖侧背的可能,则可以将广南西路的湘军集中起来,约二万余人,先取道静江府,然后进入湖南境内,接应主力的到来。”

    皇帝听得正在兴头上,脱口问了一句:“主力?什么主力?”

    这句话当真是问到了关键之处,从各地抽调兵马,总归是零零碎碎,不能整合为一支纯正的建制武装,而历代战争的教训则是有一支人数较少但建制齐全的武装作为主心骨,胜过临时抽调的人数众多的各地联军。

    郑云鸣抬起头来,有些犯忌讳的盯着皇帝的脸,朗声喝道:“我将亲率殿前司新军七万人,前往京湖击破虏众,使得江山安泰,陛下高枕无忧!”

    的确,若是说大宋还有一支能够抽调的战略机动部队的话,也只有郑云鸣上任以来建立的这支武装了。殿前司原有兵马五万余人,其装备和训练原本都应该是宋军中之翘楚。但宋蒙战争持续十余年来,各地守军面对蒙古军入侵的巨大压力,无论是装备还是供给在顺序上都比所谓禁卫军来的优先许多,到了最近,甚至连广西这些遭受到蒙古人威胁的地区都得到了湘军这样装备了先进火器的精锐军队的支援。而殿前司所部大部分还是依靠长枪短刀。

    这时候的大宋,隐隐然已经有了强枝弱干的危险,地方藩镇的兵力和素质,一家一家都强过了所谓中央军部队。也难怪郑云鸣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任务,皇帝就急不可耐的要借助他娴熟的建军经验,要他指导建立一支新的殿前司部队。但皇帝的用词异常巧妙,郑相公只负有指导监督的职权,实则当中筹划,无一不是郑云鸣竭心尽力,而部队的指挥大权,则牢牢抓在皇帝手中。

    郑云鸣并非不知道皇帝企图利用这支新军戒备地方藩镇化的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