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国士 >
    
吐蕃,南有大小西南夷,甚至在成都和重庆这样的腹心地带,也有大批僚人杂居。四川的军队,更是从武侯起就有征召蛮夷入军中效力的传统。王夔应道:“怎么没有?若用蛮夷,这就有现成的军队可以调动,川东的播州思州地方,自古就是蛮王世居之地,播州安抚使杨价世袭安抚使之职,又有川东雄威军都统名号,他在播州一呼,就有数万蛮兵可用,何须征调别处兵马?”

    播州杨氏,是西南夷中最大的几个部族之一,杨氏本事河东汉人,因为在唐时逐退盘踞播州的南诏军马有功,被封为播州侯,世袭此职位。宋因循之。播州地广千里,有蕃部甚多,一呼而有数万蛮兵,郑云鸣也相信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如今战火已经逼近播州,征调播州军参战也是合理的事情。不过即便像是西南夷这种内附夷,想要征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郑云鸣只有容后一步处理,他现在全部的精力,要用来对付当前的大敌,巩昌便宜总帅汪世显。

    而这个时候的汪世显显然准备最后抄掠一票,然后带着掳获物北归。他的目标就是以盐铁之利富甲川南的嘉定府。武信城的小小挫败对他不过是皮毛的损失,但也让他见识到了嘉定守将王夔果然如传统中的一样不是易与之辈。于是他下令先锋官凤陇元帅王钧率领二千铁甲骑兵为前锋,绕过普州州城,直奔武信城而来。

    汪世显为陇南豪族出身,本人又是汪古部。他部下的甘陇骑兵精锐殊甚,当者无前。就连二太子阔端也对他部下骑兵的战力赞不绝口,认为不是亚于蒙古铁骑的精英部队。自随阔端攻蜀以来,一路确实也未见敌手。沿途只要遇到在野外的宋军,甘陇骑兵只消一个冲锋,敌军马上四散溃走,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正因如此,王钧才下令各队不必做警戒部署,而是分成数个骑兵群,分头向武信城推进。他坚信宋军只要敢出城迎战,即使是有三四千人之众,单凭他一路四五百人的骑兵群,也足以进行牵制,然后诸军合围,确保全歼。他这是为了捕捉宋军主力而采用的诱敌之计。

    武信城北面是一座叫做帽儿山的山包,有小河从山前流过,河上架有木桥以便通行,除此之外,河流湍急不便涉水渡过。帽儿山扼住通向武信城的道路,因此也算是交通路口之一。王钧的先锋官率领三百余骑率先抵达。他们还没有靠近帽儿山,远远的就看见河对岸有三十余骑正在活动,嘉定境内,自己就是最前锋的蒙古军兵了,那先锋马上断定这小股骑兵一定是宋人的探子,马上率领本部挥军掩杀过去。

    那三十余骑看见对面蒙古骑兵滚滚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