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国士 >
    
濡目染的结果吧,将来在疆场上历练多了,这种圆熟的官绅习气也会慢慢淡化的。

    “官人有什么主意当面对我们说明。”他用手里的马鞭敲了敲杂木做的兵器架子:“咱们是行伍里的人,相公府里应承的一套全用不着,你要是不赞同江都统的说法,不妨直言,若是他的计划有什么错漏的地方你又不讲明白了,损失的自己兄弟的性命。”

    郑云鸣叹了口气:“此时军情紧急,我怎么还会搞虚与委蛇那一套,我心中实有一个计划,只不过这个计划过于犯险,我原本的主意,是让二位正都统带着主力依循正规战法,逐步推进,我只用自己本部兵马去执行这个大胆的过分的计划,如果折损兵力那也只是我自己的事情,不会牵连二位。”

    孟珙沉下脸来,肃然说道:“这是什么话,军队是大将招募,大将训练的,但绝非是大将自己的私产!你手下的兵马不叫做郑家军,叫做御前驻扎荆楚军!没有说法说我们的兵损失了就叫国家的损失,你的兵损失了就是你自己的私事,你的每一次征伐行动都是不折不扣的公事!有什么计划只管摊在明面上讲出来,若此计能胜,三人一同受赏,此计不售,也是我们三人一起担责任,你的我的军队这样的说法,再也休提!”

    自古朝廷发粮饷,大将自募兵,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只是这样的建军模式,兵卒最后都跟大将形成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军中但只知有诸将,不闻有天子。”这也是朝廷对军中统帅深怀疑虑的根源所在,连李全这种贼寇出身的无赖汉,在受到朝廷怀疑的时候都如履薄冰,更不用说孟珙这些被成为国家梁柱的骨干级将领了。

    郑云鸣当然明白,他不过是稍微激将一下这位名将罢了。只有让孟珙将态度摆明了,他才好将这两位身份高过自己的都统级别的将军拉进自己的计划来。

    而他真正将自己的计划向着两位都统合盘托出的时候,又使得两位大宋统帅一方的将军心中疑惑不定。

    公正而言蒙古人在京湖的通盘布局不说是滴水不漏,但也没那么容易被宋人钻到空子。在长达千里的战线上,八个万户队一字排开,全线压制住了宋军的机动。其中深入到荆山以南、江陵以北的是女真万户夹谷留启部,在狭窄的山道上和江陵派出的宋军交战了几次之后,又攻不下以老鸦山为首的各处大型山寨,已经和宋军在南山一线形成对峙,谁也奈何不得对方。但宋军若是想从此地进攻进而解除襄阳之围顺便威胁到整个京湖大战场上蒙古军的右翼也不那么容易。因为对于惯于大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