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便没再去管这件事情。

    不过他所不知道的是,几乎就在他论文挂在ariv上的第二天下午,他的论文就被人整合进了自己的ppt里了。

    洛杉矶国际酒店。

    数百平米的会议室内。

    当听到三阿尔法公司的总裁本德鲍尔先生宣布,公司的下一步计划是为美国登月计划打造一台搭载核聚变电池的等离子体引擎时,宣讲台下一片哗然。

    虽然坐在这里的投资者们,不一定懂什么叫可控核聚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蠢。

    盘古示范堆点火才不到三个月,太平洋对岸的这里更是连可控聚变的影子都没看到,现在跑出来谈可控聚变的小型化,不是圈钱是干什么?

    不少人甚至开始看表,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再过五分钟,没有听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他们就打算起身离场了。

    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本德鲍尔却是没有丝毫地慌张。

    只见穿着格子t恤,打扮的很硅谷的他清了清嗓子,面对着现场的投资者们,用抑扬顿挫地声音,继续说道。

    “可控聚变的小型化!”

    “我知道这听起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

    很快,ppt翻到了下一页。

    出现在屏幕中的,是一篇挂在ariv上的论文。

    至于论文的作者,赫然是那位风头正盛的可控聚变工程总设计师陆舟。

    看到这篇论文,台下观众再次一片哗然,议论的声音从中间向四周传开。

    就连原本那些对这场发布会不屑一顾的人,都忍不住往那ppt上多看了两眼。

    毕竟这可是陆舟,公认的可控聚变之父!

    别人说可控聚变小型化可能会被他们当放屁,但这位大牛说的话意义就完不同了。

    此时此刻,坐在会场后排的角落,埃克森美孚公司的e伍兹,正神色复杂地盯着屏幕上的那个名字。

    说实话,其实他并不看好tri-alpha这种浮夸的硅谷企业,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倾向于投资踏实做事、且成立时间更久的通用原子能公司。

    然而在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心中的想法却是动摇了。

    没办法,只因为那个名字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现在锂电池市场的规模已经足足翻了一百倍不止,眼看着这块蛋糕越来越大,整个华尔街都在捶胸顿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