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已经有了自己目标,那就朝着你的目标好好努力吧。另外,听你说的,计算材料这块你应该还算是有点基础,我就给你布置一些相对尽皆的任务好了。”

    说罢,他看向了办公桌离这边最近的林雨湘。

    “替我那支记号笔过来。”

    “我找找……”

    林雨湘翻了翻抽屉,很快找到了一支黑色记号笔,笑盈盈地递了过来。

    “给~”

    “谢谢。”

    习惯性地道了声谢谢,陆舟从她的手中接过了记号笔,走到了办公室边上的白板旁边,盯着一片空拍的白板沉吟了一会儿,然后提笔在上面写了起来。

    Ψ(r1,r2,……,rn)=∏Ψt(rt)

    {pi2/2V(ri)+1/4πε0∑∫drf|Ψj(rj)|2e2/|ri-rj|}Ψi(ri)=EiΨi(ri)

    ……

    看着白板上一行行算式,吴水木的神色微微动容:“这是……”

    “电化学结构界面的理论模型,”终于写下了最后一行算式,停下了手中的记号笔,陆舟笑了笑说,“你应该了解过吧。”

    吴水木干咳了说:“教授,您说笑了……现在做计算化学这个方向的,谁不知道您的电化学结构界面理论模型。”

    一个第一原理计算,一个电化学结构界面的理论模型,如今这两个板块几乎成为了计算材料学的两座大山。

    当初在震旦那边读书的那会儿,他的导师刘向龙教授对这套理论模型便是大有推崇,称其将泛函分析的方法在应用领域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以他现在的水平,还不能理解令他导师拍案叫绝的“极致”是什么,但看着陆舟现场将这些步骤板书出来时,他的心中还是相当震撼的。

    他扪心自问,就算是自己亲手动笔写的论文,也不可能说是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顶多记个最后的结论而已。

    他相信陆舟也不可能一字不差地记住自己写过的论文。

    如此想来,这些东西很有可能是他现场推导的……

    一脸懵逼的看着师兄和教授的交流,两个硕士生一句话也插不上。

    就连在计算材料研究所兼职实习了两三年的韩梦琪,也没听明白他们在讨论什么。虽然参与过几个科研项目,但研究所的人显然也不会将太多的工作扔给一个本科生去做。

    像是“电化学结构界面的理论模型”这种高深的东西,对于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