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安都六世孙,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前隋任官,到他这一辈,家境贫寒,以种田为业。”

    “余下8人,或为贫家子,或为地方豪强之子。”

    “另有洪州都督府司马许敬宗、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新安县令刘仁轨分别调任东宫左右长史、兵曹参军。”

    “有河东裴氏族人裴行俭,乃前隋左光禄大夫裴仁基次子、裴行俨之弟,为东宫录事参军。”

    身为百骑首领的李君羡早就将这些事情调查的一清二楚,有条不紊的汇报道。

    “裴行俨?”

    “就是那个被李密封了上柱国、绛郡公,娶了王世充女儿的骁将?”

    这个名字倒是让李世民想起了一些过往,隋末诸侯林立,裴行俨是其中少有的将才。

    “是。”

    李君羡认真的点头。

    “寒门庶族。”

    “高明这是完全没有打算拉拢士族门阀。”

    “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眺望东宫方向,李世民幽幽道。

    一直以来,东宫收纳的人都不是李承乾的亲信,那都是他调派过去的人,确切来说,在最初的时候,他对于这个太子倾注了许多期望,直到长孙皇后过世,李承乾彷佛放飞了自我,东宫官员上奏者不计其数。

    从贞观十年开始,他对自己这个嫡长子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转而将一部分期待放在了魏王李泰身上。

    或许正是如此,东宫那些官员也陆陆续续的离开,关陇门阀、山东士族、江南士族无一例外,全都抛弃了太子,致使太子与魏王争斗时,屡屡处于下风,行事愈发荒诞不羁。

    没想到那一日,太子李承乾竟然一反常态,诛杀了他派去的御前内侍,且在太极殿理直气壮的同他对峙。

    也就是那一天,李世民才知道自己一直认为不成熟的嫡长子已经长大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吃惊,李承乾以铁血手段剪除了埋藏在东宫的棋子,就连百骑的人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东宫彻底成为铁板一块,落入太子手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唐皇帝李世民非但不恼怒李承乾的行为,反倒是赞赏这些所作所为,如果连东宫一亩三分地都掌控不了,那太子如何接管整个天下。

    而真正让李世民意外的是东宫属官接二连三的离开,只剩下寥寥无几,他的儿子是太子,半君,就算有诸多不对,那也只能他来训斥,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