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搞上去了,百姓们辛勤务农,丰衣足食,官府也积蓄了大量的粮草。

    解决了吃饭问题,杜畿又开始提倡教育。因为处在乱世,军事不可不讲,他就在冬天农闲时,召集青壮年男子搞军事训练。另外又开设学校,亲自担任教授,传授儒家经典,在全郡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风气有了很大的转变。河东有一位名儒叫乐详,曾经协助杜畿搞教育。后来,杜畿把乐详推荐到朝廷,担任博士。许多年后。河东郡的儒士特别多,人们认为,这都是杜畿教化的结果。

    杜畿的孙子杜预后来又那么大的成就。正是杜畿教化有功的最好榜样。吕布搞的“全民皆兵”“全民教育”其实都有几分受历史上杜畿的影响。

    关西的韩遂、马超作乱时,附近的弘农、冯翊各郡县,都有归附行为,而河东郡与韩遂马超的地盘相邻,百姓却没有异心,仍然安居乐业。曹操驻军蒲坂,与马超相持多日,军粮全由河东一郡供应。等曹操削平叛乱,得胜班师时,河东郡积蓄的粮食还剩余二十多万斛。曹操非常激动,下令表彰杜畿:“河东太守杜畿,孔子所谓‘禹,吾无间然矣’,增秩中二千石。”

    曹操征汉中张鲁时。从河东调发五千名民夫运粮,民夫在路上自相劝勉:“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在千里运粮,艰苦转战中,五千名民夫没有一人逃亡。后来。曹操表彰道:“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

    当时杜畿不仅爱民如子,为政有道,而且不避权贵,品德高尚。平虏将军刘勋,是曹操的亲信,朝廷大员没有人不怕他、不趋奉他的。刘勋知道河东富足,又盛产大枣,就写信叫杜畿给他送些枣子,杜畿再回信中婉言拒绝。后来,刘勋谋反被诛,家也被抄了,曹操看到了杜畿给刘勋的回信,感叹道:“杜畿可谓‘不媚于灶’者也。”(“不媚于灶”典故出于《论语》,指不阿谀权贵。)

    天下战乱,人口稀少,妇女便成了重要的资源。魏国曾经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妇,分派到妇女少的地区,婚配生育。各郡的太守们,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政绩,就想尽量多地征集本地寡妇。有些寡妇已经再婚了,他们也要把人家拆散。一时间,妇女们背井离乡,怨声载道。杜畿在河东,也必须遵守朝廷的法令,但他只征集那些真正的寡妇,所以每年都送得很少。后来,杜畿升官到朝廷,赵俨继任河东太守,送的寡妇一下子就多了起来,魏文帝曹丕责问杜畿:“以前你送得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