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亩良田,一年两熟,一年便可得到四千万石粮食,足以养活起来四百万军队。
可每个朝代都不能养活这么多军队,究其根本,就是第三点和第四点没有做好,甚至做得很差。
明朝全国田地有一亿多亩,若是全部征收,收上来的田赋应该有八千万两白银,实际上只得到两三百万两,根本不足以养兵也不足以赈灾,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朱元璋提出那个愚蠢的“官绅不纳粮、国家养士”的政策,以东林党为首的大官僚大商人组成的官商利益集团、中高级军官、皇室宗亲权贵一起兼并了百分之九十的良田,东南大商人豢养起来的大官僚东林党忽悠着猪一样的朱明皇帝取消了对工商的征税,国家全部的税收都压在自耕农身上,而自耕农手里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薄田,风调雨顺还好说,一旦天灾**起来,自耕农无法支撑,只得抛荒流亡,天下开始四分五裂。
东汉末年的情况,跟明末是一样的,世家大户兼并了大部分的良田,却不用交纳一点儿钱粮,朝廷屡次对西羌用兵,高昂的军费都是压在黎民百姓头上,灾荒连年不断,大乱自此开始。
其实何止是明朝、东汉,隋末、唐末、元末都是如此,元朝之所以灭亡,民族冲突并不是最致命的地方,归根结底还是土地兼并等一系列经济政策搞差了,百姓不堪忍受,纷纷举旗造反。
吕布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有朝一日沦落到明朝末年那样的地步,他一定要做一番改变。
吕布清楚地知道,自己现有的力量不足以挑战全天下的世家大族,所以他一开始颁布这四点土地政策,并不针对世家大族,只在中央军内部施行,等到他羽翼丰满之际,就会把矛头对准世家大族。
吕布颁布这四点土地政策,事先在军中各级将领间征询了意见,大家对前三点都没什么异议,很多将领对第四点非常抵触,过不多久,就有激烈的抱怨声传到吕布的耳朵里:“从古至今,一旦封侯,便有食邑,不会再被征收田赋,主公怎地如此吝啬,难道不想西楚霸王之败便败在对将士吝于封赏吗?!”
吕布大惊,连忙招来所有队级以上的将领议事,吕布先问了一个问题:“我们中央军大兴屯田,以后不会再缺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请问在座的诸位是想让家里堆满粮食呢,还是想家里堆满金银?”
众将大笑道:“当然是想家里堆满金银了,粮食一多就会贬值。”
吕布摆出一副无奈表情:“那你们为什么还要那么多田地做什么?!我已经反复强调过,朝廷衰败
可每个朝代都不能养活这么多军队,究其根本,就是第三点和第四点没有做好,甚至做得很差。
明朝全国田地有一亿多亩,若是全部征收,收上来的田赋应该有八千万两白银,实际上只得到两三百万两,根本不足以养兵也不足以赈灾,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朱元璋提出那个愚蠢的“官绅不纳粮、国家养士”的政策,以东林党为首的大官僚大商人组成的官商利益集团、中高级军官、皇室宗亲权贵一起兼并了百分之九十的良田,东南大商人豢养起来的大官僚东林党忽悠着猪一样的朱明皇帝取消了对工商的征税,国家全部的税收都压在自耕农身上,而自耕农手里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薄田,风调雨顺还好说,一旦天灾**起来,自耕农无法支撑,只得抛荒流亡,天下开始四分五裂。
东汉末年的情况,跟明末是一样的,世家大户兼并了大部分的良田,却不用交纳一点儿钱粮,朝廷屡次对西羌用兵,高昂的军费都是压在黎民百姓头上,灾荒连年不断,大乱自此开始。
其实何止是明朝、东汉,隋末、唐末、元末都是如此,元朝之所以灭亡,民族冲突并不是最致命的地方,归根结底还是土地兼并等一系列经济政策搞差了,百姓不堪忍受,纷纷举旗造反。
吕布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有朝一日沦落到明朝末年那样的地步,他一定要做一番改变。
吕布清楚地知道,自己现有的力量不足以挑战全天下的世家大族,所以他一开始颁布这四点土地政策,并不针对世家大族,只在中央军内部施行,等到他羽翼丰满之际,就会把矛头对准世家大族。
吕布颁布这四点土地政策,事先在军中各级将领间征询了意见,大家对前三点都没什么异议,很多将领对第四点非常抵触,过不多久,就有激烈的抱怨声传到吕布的耳朵里:“从古至今,一旦封侯,便有食邑,不会再被征收田赋,主公怎地如此吝啬,难道不想西楚霸王之败便败在对将士吝于封赏吗?!”
吕布大惊,连忙招来所有队级以上的将领议事,吕布先问了一个问题:“我们中央军大兴屯田,以后不会再缺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请问在座的诸位是想让家里堆满粮食呢,还是想家里堆满金银?”
众将大笑道:“当然是想家里堆满金银了,粮食一多就会贬值。”
吕布摆出一副无奈表情:“那你们为什么还要那么多田地做什么?!我已经反复强调过,朝廷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