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虎贲郎 >
    
模样。

    常茂举着勺子问:“侍中,那要不要迁走上党民众?”

    “我不会强迁他们,迁徙到何处,这是他们的自由,我尊重他们的选择。”

    赵基脸上没有笑容:“太原的粮食终究是有数的。”

    出兵上党以来,尤其是吃掉铜鞮大姓李氏开始,全军就摆脱了来自太原的补给,开始就食于上党。

    上党有积蓄,也难以支撑他们吃到冬季。

    在兵力损失可以接受的情况下,目前已经达成了最初的目标……减缓太原、河东的粮食消耗。

    见没有人再提问,赵基开始吃第二盘抓饭。

    高干的命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上党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的粮食。

    甚至上党被拆解的宗贼,长远来看也是有用的。

    从头到尾,赵基就没有主动与袁绍硬碰硬的想法。

    袁绍想决战的话,他就把皇帝带到阵前,看袁绍、河北人还敢不敢打。

    这也不等于会用政治手段解决上党,光靠政治手段,在袁绍内外交困之下,的确能迫使袁绍退让。

    可自己不缺袁绍退让的这点东西,缺这些的是朝廷。

    所以单纯用政治手段解决上党,只会助长公卿的威望与实力。

    因此,政治手段成功之前,必须武力解决高干。

    展示出自己的牙齿,否则公卿这伙人取得优势后,鬼知道会生出什么想法。

    攻陷壶关城,是打出来给公卿、袁绍看的,也是给内部军吏看的。

    必须展现出自己绝对的武力优势,否则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就会被公卿、百官蛊惑、拉走,或留下什么把柄。

    这种事情很难避免,能做的就是减少中招的人。

    当然了,临分手时,弄死一个公卿助助兴。

    否则这伙公卿全须全尾返回雒都,鬼知道会生出何等荒谬的认知。

    用一个公卿的命,换自己与朝廷长达一年的感情保质期,这很划算。

    否则这个冬天,朝廷可能就会颁发什么‘讨贼臣赵基文’。

    实在是没心情与朝廷你一拳我一脚的反复纠缠,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算起来,自己只是提前杀公卿、预支了公卿的性命。

    否则起了冲突,会死两三个公卿,枉死连累的军民更多,更别说耗费的战争物资。

    赵基心平气和用餐,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有对食物的敬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