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可以达到50%到70%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就钢筋混凝土材料改为硅泡沫体材料,整体成本可以压缩到原来的40%到60%左右。

    而且由于硅泡沫体材料可以一体成形,这可以减少大量人力成本和养护成本。

    整体来讲,差不多可以降低一半的工程成本。

    当然,成本减少还是小事情,关键是建设速度非常快。

    按照PPT上演示的内容,只要提前将地基打好,剩下的桥梁主体部分可以直接在工厂大规模生产,然后通过飞艇运输,一次吊运一公里长度的桥梁,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由于硅泡沫体材料非常轻,同时强度非常高,采用这种材料制造的桥梁跨度可以非常大,这进一步减少了地基的钢筋混凝土用量。

    硅泡沫体材料生产的构件也不用考虑混凝土放热,以及热胀冷缩的问题,基本可以在铺设完成的当天,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工程改造。

    这对于水资源稀缺的地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减少了养护用水和搅拌混凝土的用水。

    一个研究员缓缓说道:“可以从一开始,就采用高位输水,通过重力落差让水自然流动,确实可以减少输送过程中的一部分成本。”

    另一个圆脸研究员是专门从事输水成本研究工作的,他也跟着说道:“从海拔将水提高到60米高度,每立方米大概需要耗电0.15度左右,考虑到目前的电费,差不多每立方米的输水电费为0.06元左右,100亿立方米就是6亿元电费,还可以接受。”

    “确实可以考虑。”

    黄教授团队也不提什么地下水层输水方案了,而是加入到了输水桥方案的讨论之中。

    而除了华北平原输水研讨会在讨论。

    负责高铁建设中铁工程集团,此时也在开会。

    比起八字还没一撇的华北平原输水项目,中铁工程集团已经在秘密召开实验了。

    他们在实验室测试数据出来之后,将迅速召开了管理层会议。

    中铁工程集团新一任董事长雷武,雄心勃勃地说道:“大家都看过了,现在宣布一下各自的看法。”

    一个负责成本管理方面的副总开口说道:“现在国内的高铁运行,整体处于亏本状态,虽然东部一部分热线可以勉强盈利,但西北、西南、东北等边远地区的高铁运行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虽然今年的经济获得缓解,但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

    “李副总说得有道理,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