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使用技术来解决。

    很多微生物感染,其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比如恐怖无比的埃博拉病毒,由于其可怕致死率,反而限制了其大规模传染的可能。

    而有些病毒、细菌、寄生虫,并不能独立在自然环境生存,需要通过中间宿主携带,才有可能感染人类。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蚊子带来的登革热、疟疾;淡水螺类带来的吸血虫;跳蚤带来的鼠疫等。

    因此人类只要避免接触这些生物,就可以避免感染。

    而江淼此时正在书写的内容,就是一种新技术的研发思路。

    他从沃尔巴克氏菌上,获得了一点灵感,如果可以改造沃尔巴克氏菌,让其可以和人类的汗腺细胞共生,然后刺激人类的汗腺散发出特殊气味,而这些气味刚好可以形成一些信息素,让某些昆虫非常厌恶,那就可以避免这些昆虫靠近人类。

    当然,这种方案属于大后期技术了,如果没有必要,很多人不会接受这种人造细胞器的植入。

    江淼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对于直接植入身体的东西,很多人肯定会心生抗拒。

    因此他并没有一开始就玩得这么深入,而是打算研究出一种植物,可以作为特殊沃尔巴克氏菌的共生体,然后割下这种植物的树皮,制造成为一种饰品,而这种被沃尔巴克氏菌寄生的树皮,可以源源不断产生驱虫信息素。

    除了这种驱虫信息素产生树皮,江淼还有其他几个设想。

    比如“植物人”、“纳米呼吸面具”、“冬眠仓”、“生物外骨骼”等。

    植物人项目顾名思义,就是让人类具备类似于植物的叶绿体,一旦遇到地球环境大突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人类种植农作物的规模,避免因为饥荒出现人口大规模消亡。

    纳米呼吸面具项目,则是江淼打算让公司的科研事业部立项研究一种可以过滤微生物的纳米呼吸面具,而且要求可以长期使用,不需要隔三差五更换滤芯,这是为了提防可以空气传染的微生物。

    冬眠仓项目也是为了应对粮食危机、生化危机,为人类保存火种,同时也是为一部分绝症或者提供一个缓冲时间,就其生命延长到新技术出现的那一天。

    至于生物外骨骼项目,这个项目目前只是设想,做一些前置技术的研发和筹备,而且大概率需要江淼夫妻俩亲自出手才有可能成功。

    生物外骨骼可以集成之前的一部分生物技术,比如驱虫信息素、植物人、纳米呼吸面具、冬眠等,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