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肯定要跟上。

    而天车系统的好处,就是不用基站和太多远程控制人员。

    打个比方,无人机就类似于公路上的汽车,而天车系统则类似于铁路上的列车。

    有专门线路的货运列车很容易实现无人自动化驾驶,但公路上的汽车要实现无人自动化驾驶,难度就直线上升。

    因为这两个系统的变量不一样。

    有固定专门路权的交通系统,其内部的变量非常少。

    而那些没有固定路权的交通系统,其内部变量非常大,而且还存在很多外来侵入的变量。

    无人机和汽车就是无固定路权的交通系统。

    高铁、地铁、轻轨和天车之类,则是拥有固定路权的交通系统。

    那些所谓的无人驾驶汽车,别看吹得天花乱坠,但只要进入真正的公路系统运行,一样会出现交通事故,原因就是公路系统没有办法封闭运行,也没有办法禁止行人、动物、有人驾驶汽车的进入。

    算法再牛逼的自动驾驶系统,都没有办法百分百判断公路上的全部情况。

    只要人类出现在驾驶位上,就代表着无限的可能。

    什么疲劳驾驶、酒驾、怒路症、新人杀手、女司机、故意别车、飙车、自然灾害之类,但凡遇到这种情况,人工智能也不可能百分百的合理应对。

    最后还是要通过人工介入。

    可是人工介入需要时间。

    有时候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留给驾驶员的时间就几秒钟。

    请问一个刚刚启动强制人工介入的远程控制人员,可以在几秒钟内判断出眼前的全部情况吗?

    答案不言而喻。

    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就好比你在办公室里面坐着喝茶,突然空间跳跃到高速公路的汽车驾驶位上,眼前是几辆已经失控的汽车,你可以瞬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吗?

    换谁,谁懵逼。

    至于靠AI自己识别处理,等AI计算好,估计黄花菜都凉。

    很多车载电脑的算力根本不够用,必须靠控制中心的算力补充,数据传输需要时间、计算出比较好的策略也需要时间,一来一回就需要几秒,甚至十几秒。

    可是有时候交通事故根本不会给你几秒的时间,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除非可以强制要求所有的汽车都只能使用自动驾驶,而且还是在同一个自动驾驶AI中心的管控下,才可以最大限度增加无人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