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认为饲料产业必须有节制的扩大产能,做好国外市场崩溃的相关准备。

    毕竟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外虽然加大了对赛里斯的饲料进口,但是很多地区并不甘心自己的饲料被赛里斯的企业控制,都在做各种小动作。

    虽然国内的饲料生产成本便宜,但不代表国外就没有还手之力。

    比如加税,就是一个调控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放弃出口乳制品、肉制品的情况下,或者该地区本来就不是肉制品和肉制品出口地区,就可以通过提高进口饲料的税收,从而压制进口规模。

    有时候,很多地区并不考虑成本问题,而是考虑粮食安全问题。

    特别欧洲等号称发达国家的地区,他们对于赛里斯生产的产品,天然带有一种抗拒和不信任。

    哪怕是拒绝进口低价饲料,会导致肉制品生产成本提升,其实对于一部分有钱有势的群体而言,并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江淼并没有盲目乐观。

    这也是海陆丰公司的饲料产业一直没有猛烈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国际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国内低价饲料又卷得飞起,大规模扩大生产,肯定不是明智之举。

    比如海大集团,他们今年并没有扩大生产,而是集中力量,各个养猪基地建设配套的电力—沼气—有机肥联产项目。

    通过提升产业的多元化,增强本身的抗风险能力。

    不仅仅是海大集团,其他相关农业企业都在搞产业链和多元化经营。

    比如新希望集团,他们除了去南美洲开发农场和饲料厂,在国内则是引进海陆丰公司的电力—沼气—有机肥项目,同时在漠南开辟大面积的大豆农场和牧草生产基地,也在完善肉牛肉羊的养殖产业。

    一个个农业集团都在快速完善自己的产业链,那些跟不上时代的农业企业,只会越来越落后,直到被市场淘汰掉。

    深耕国内的产业链,谨慎开发国际市场,基本成为了国内大型农业企业的共识。

    李院士又说起另一件事:“阿淼,你们在民勤的仙丝大豆,未来会不会向内地进行推广?”

    江淼摇摇头:“暂时没有这个打算,主要是内地的农田太分散了,很容易被国外势力窃取种苗,因此我们短时间内肯定只能在甘省、漠南西部、西域地区,建立隔离式农场。”

    “那真是太可惜了,如果可以在内地和东北推广种植,说不定可以消耗掉一部分过剩的大豆蛋白。”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