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重视,就在标签上标注“环保材料”。

    毕竟比起所谓的环保概念,消费者更加看重性价比和舒适性。

    天然蚕丝同样环保,可价格却让普通消费者高攀不起。

    海陆丰公司的蕉麻布料一样环保,可其舒适性比普通化学纤维和棉布衣服差很多,目前消费市场同样难以扩大,只能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维持生产。

    豆丝布料可以脱颖而出,可不仅仅是因为其环保,更重要的因素是性价比和舒适性。

    包闻达继续说道:“目前我们的工厂每个月可以生产大约3300万平方米豆丝布料,除了我们自己的针织厂消耗,剩下的布料都销售给了国内的其他针织厂。”

    这个产能肯定是不够国内消费的。

    要知道国内近几年的每年生产布料面积可以达到近280亿平方米,其实这个规模已经严重收缩的情况,如果是巅峰时期,比如2018年,国内那一年生产698亿平方米的布料。

    虽然很大一部分布料是出口用的,但国内自己消费的规模肯定也不小。

    以人均每人每年5平方米的消费量计算,拥有14亿人口的国内,每年至少可以消费70亿平方米豆丝布料。

    李学民更是清楚国内市场的情况,他向江淼描述了自己的看法:

    “老板,我认为豆丝衣服未来肯定会成为国内的主流,虽然豆丝布料和天然蚕丝一样娇贵,但这并没有关系,毕竟很多消费者的衣服都是一年一换,甚至一个季度更换一次的,豆丝布料制造的服装价格低廉,消费者反而不会太珍惜,这有利于更新和复购。”

    “我们针织厂的普通款式,其中最便宜的豆丝体恤,一件才48块钱,毛利大概在25块钱左右,这东西完全就是走量的消费品。”

    一边说,李学民一边从箱子里面,取出几件大批量生产的体恤衫。

    江淼摸了摸这些衣服,质量还是非常好的,虽然款式普普通通,但48块钱一件豆丝体恤衫,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东西主打一个薄利多销,同时也是为了消耗产能和维持生产规模。

    豆丝布料不经过特殊处理,是不耐用的,其耐用程度和天然蚕丝丝绸一模一样,民勤集团自然不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他们才不会生产耐用的豆丝布料,因为没有那个必要。

    不耐用的豆丝布料,可以促进消费者复购,这有利于维持产业规模。

    如果搞得布料非常耐用,消费者购买回去之后,可以用十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