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测试过程中,发现这种新材料的导电性非常奇怪,才深入进行研究。

    而硅豆丝3号,这东西和硅豆丝2号大同小异,不过其空心部分,是通过挤压工艺,加入了石墨粉末,再通过高温烧结处理。

    因此硅豆丝3号,又叫“石墨—硅藻管”,也可以叫碳化硅管。

    其特点是耐高温,可以耐受2854摄氏度的极限高温,而且硬度也非常高,几乎和金刚石相差无几,同时也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普通的碳化硅也可以做到。

    真正让碳化硅管获得编号的原因,是这新材料有类似于碳纳米管的特性,那就是高强度,其刚度达到885gpa,而且其生产比碳纳米管简单,很容易就可以生产出几十米长度的碳化硅管,还有碳纳米管没有的耐高温特性。

    至于硅豆丝4号,它同样是从空心硅藻管的基础,衍生出来的新材料。

    4号是使用化学沉积技术,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白银,因此又叫“镀银硅管”。

    镀银之后的空心硅藻管,在通电的情况下,会在管道内部形成一个微电场,只要金属粒子被吸入其中,就会被其洛伦兹力加速,由在纳米尺寸上的空心管道,其内部是真空状态,因此被电磁加速的金属粒子速度,很快会到达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这东西有什么用途呢?

    微型电磁炮?

    江淼还在思考,不过他觉得这个材料可能有一定的潜力,毕竟他在实验室内,采用直径最小的人造蜘蛛丝作为原材料,制造出了孔径仅仅只有18纳米的空心管道。

    这东西一般只能通过金属离子,即单粒子通过。

    既可以通过电磁加速让金属粒子喷射出去,也可以强制吸取半导体表面的粒子。

    江淼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使用,但还是记录下这个材料的特性和制造工艺。

    其实硅藻豆丝1号才是他这一次科研的主要目的。

    等他完成这一系列研究,时间已经来到了九月份。

    他再次秘密前往西北的民勤基地。

    这一次除了安排技术更新之外,就是随便考察一下西北地区,毕竟江淼还是第一次踏入西北地区。

    与此同时。

    飞艇公司那边,也在民勤县周边的沙漠之中,建设了一个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的测试场地。

    轰!

    几千立方米的氢气气囊在密闭测试区域内爆炸,扬起漫天黄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