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淼很快在脑海的资料库之中,找到了可以替代的硼酸的两个备选方案。

    一个是硅酸。

    另一个则是磷酸。

    硅酸和硼酸一样,都是弱酸,且中心原子都处于最高价态,硅酸中硅原子与硼酸中硼原子都和氧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硅酸可形成类似硼酸的多聚酸形式,比如偏硅酸、多聚硅酸等。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部分电离,且电离程度都较小。

    磷酸则是性质和硼酸类似,磷酸也是一种三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分步电离。

    在一定条件下,磷酸也能形成多种酸式盐,如磷酸二氢盐、磷酸氢盐等,硼酸也能形成类似的酸式盐。二者在与一些金属离子反应时,都能生成难溶性的盐,比如硼酸与镁离子可以形成硼酸镁沉淀,磷酸与钙离子可以形成磷酸钙沉淀等。

    无论是硅酸,还是磷酸,江淼都认为可以有效解决供应问题。

    硅酸的原材料在土壤和岩石之中普遍存在。

    磷酸则是因为海陆丰公司的有技术,目前联合矿业在漠南的哲里木市北部地区,已经开辟了一个磷矿开采基地,利用生物采矿技术,每年大概可以低成本开采8万吨磷酸盐。

    要大规模开采,难度也不大,只要有官方支持,不用一年,就可以将磷酸盐产能拉到上百万吨;在十年内,利用提升到年产几千万吨磷酸盐的规模。

    因此硅酸也好,磷酸也罢,国外都没有办法干扰到国内的生产。

    考虑到九月份开始,改性豆丝就要大规模生产,虽然九月份只有100万亩左右的仙丝大豆产出,差不多只能生产12万吨豆丝,需要的硼酸大概2万吨左右。

    可这几乎要占据了国内每年硼砂消费总量的4.7%左右。

    这仅仅是刚刚开始。

    西方资本势力肯定不是瞎子,他们一察觉到国内硼砂消耗量猛增,加上改性豆丝的重要战略用途,一定不会轻易让国内轻轻松松发展豆丝产业的。

    而奥斯曼这个地方,可是比哈士奇还神经,在可能敲诈一大笔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会选择配合西方资本。

    左思右想,江淼觉得还是要自己亲自出手。

    安排好其他工作之后,他就来到了总部的纤维实验室,开始研究如何使用硅酸、磷酸,乃至硫酸、硝酸、盐酸之类,制造出和硼酸改性豆丝差不多的人造纤维。

    其实豆丝实验室那边已经有人在研究这方面的替代产品,只是研究进度不快,制造出来的产品都不太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